2025-10-07 | 火報

貓咪不只會記仇 還會用行為表達不滿?改善關係有妙招 !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你家的貓咪是不是曾經「突然不理人」,甚至避而不見?這種行為並非偶然,而是牠們獨特的情緒記憶在發揮作用。動物行為專家指出,貓咪具備高度敏感的心理防禦機制,當遭遇不愉快經驗時,會以一系列行為表達不滿,甚至長期「記仇」。

專家解析:貓咪的「記仇行為」並非人類情緒的模仿,而是源自牠們對安全感的高度需求。以下五種常見反應,是飼主最容易忽略的情緒訊號:
一、刻意保持距離: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曾被驚嚇或不當對待的貓咪,會主動避開相關人事物,以距離維持心理安全。
專家建議:切勿強行接近,應給予牠時間與空間,讓牠慢慢恢復信任。
二、發出刺耳聲音:情緒警報器啟動 嘶嘶聲、低沉呼嚕聲等,是貓咪表達不悅或警告的方式。
解讀關鍵:觀察聲音出現的情境與頻率,有助於理解牠的情緒狀態。
三、躲藏拒互動:尋求安全感的避風港 貓咪若感到不安,常會躲進衣櫃、床底或高處,拒絕互動。
對策:尊重牠的隱私空間,讓牠在安心的環境中逐步恢復信任。
四、抓咬行為:非惡意的情緒溝通 輕抓或咬人是貓咪表達壓力或抗議的方式,並非攻擊。
飼主需辨識:透過抓咬的強度與情境,判斷是否為遊戲或情緒反應。
五、修復關係:耐心與尊重是關鍵 想讓貓咪釋懷,飼主可透過安靜環境、零食、玩具建立正向連結,並避免強迫互動。
建議步驟:觀察情緒訊號,循序漸進地靠近,讓貓咪感受到安全與關愛。
這篇文章 貓咪不只會記仇 還會用行為表達不滿?改善關係有妙招 ! 最早出現於 火報。
最新寵物新聞
-
狗狗和貓咪誰更能理解鏡子裡的自己?問題答案可能讓人意想不到!
(12 小時前) -
狗狗坐姿恐暗藏健康風險 ! 從這「5種」姿勢警示主人注意
(23 小時前) -
嬰兒一哭 狗狗也緊張?解密牠們對「小孩哭聲」的愛與守護 !
(23 小時前) -
AMD 與 OpenAI 簽署 AI 晶片供應協議 股價飆漲逾 34%
(23 小時前) -
女子曬「貓咪陪睡照」萌翻網友 每天早晨都捨不得上班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