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躲人、躲角落?小心可能是牠的「社交焦慮」在作祟!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貓狗和人類一樣,也會因為環境變化、人際互動或不安全感而出現社交焦慮,如果忽略了這些信號,牠們的壓力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越積越多。
一、躲藏行為是牠在尋找「安全縫隙」
當貓狗在陌生或壓力大的狀況下躲起來,牠們其實是在尋找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空間。這些角落能提供穩定、安靜、不被干擾的環境,讓牠們暫時遠離外界刺激。尤其是貓咪,對聲音、氣味與人類動作特別敏感,只要環境稍有改變,就可能選擇退到最安心的位置。狗狗在面對太多陌生人、過度熱情的接觸或吵雜環境時,也會透過躲藏來「喘口氣」,並重新調整心情。

二、過度警戒與退縮是壓力累積的結果
貓狗並不是天生就害怕社交,許多焦慮反應往往來自過度刺激或缺乏安全感。當牠們習慣性地避開人群,甚至在聽到腳步聲就立刻退到陰暗處,代表內心的警戒感已經長期處於高點。這種狀態可能出現在新環境適應不良、曾有不愉快經驗、家庭成員變動或長期缺乏穩定互動的情況。牠們的心裡其實正試圖告訴飼主:「我需要多一點時間,也需要你更溫柔的陪伴。」
三、建立安全日常能讓牠慢慢走出焦慮
想要讓貓狗重新願意接近人類,第一步不是強行抱起、逼牠出來,而是要從生活中營造更安心的環境。固定的作息、柔和的語調、安靜的休息角落與可預期的互動方式,是協助毛孩恢復安全感的關鍵。當牠們知道家裡的規律不會突然改變,就會開始放心地把注意力放在飼主身上。再搭配適量的遊戲、零食獎勵與溫柔的陪伴,毛孩自然會從角落走出來,重新願意與家人建立親密連結。
四、尊重界線讓牠更願意信任人類
許多貓狗之所以躲避接觸,是因為曾被過度追逐、強迫碰觸或過多刺激,因此對人類的靠近產生不信任。飼主若能學會尊重牠們的界線,在牠們主動靠近時再給予撫摸或互動,就會讓毛孩感受到選擇權在自己手中,而這種自主感正是降低社交焦慮的關鍵。當牠們發現主人不會強迫牠們做不喜歡的事,心防自然就會慢慢下降。

當貓狗開始頻繁躲藏、不願面對人類或過度警戒時,飼主就需要留意牠的社交焦慮是否正在累積。以溫柔、安全、穩定的方式陪伴牠們,給予空間、尊重與耐心,能讓毛孩重新找回自信,也能讓彼此的關係在信任中慢慢修復。
這篇文章 貓狗躲人、躲角落?小心可能是牠的「社交焦慮」在作祟! 最早出現於 火報。
最新寵物新聞
-
為什麼貓咪特別愛紙箱?這「五種原因」讓牠們瞬間上癮
(9 小時前) -
家裡的狗狗經常流口水?這些「健康警訊」需要特別注意!
(9 小時前) -
誰說貓咪不愛吃菜?貪吃小貓連「紫菜」都不放過讓主人哭笑不得
(9 小時前) -
每次吃飯總是超興奮!柯基犬「抬頭嚎叫」可愛萌樣融化網友的心
(9 小時前) -
馬來西亞擬自2026年起「全面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
(9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