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 中央社
NGO領袖:公民社會結合外交事務 全球倡議方能受重視
全球地緣緊張情勢升溫,「具聯合國諮詢地位之非政府組織會議」(CoNGO)會長包蒂斯塔表示,NGO有責任積極行動,如果公民社會沒有投入努力,氣候變遷、人權議題將不會有進程,唯有外交事務與公民社會結合力量,才會讓倡議受到重視。
世台聯合基金會亞太中心、台大政治系學會、亞太青年協會下午舉辦「連縫接軌:台灣入聯的旅程」(Bridging the Gap: Taiwan's UN Journey)講座,「具聯合國諮詢地位之非政府組織會議」(CoNGO)會長包蒂斯塔(Liberato Bautista,另譯:鮑帝斯塔)擔任主講人。
包蒂斯塔表示,如果公民社會沒有投入努力,氣候變遷、人權議題將不會有進程,唯有外交事務與公民社會結合力量,才會讓倡議受到重視。
他說,有人稱「創建聯合國不是為了把人類帶入天堂,而是為了把人類從地獄中拯救出來」,這樣的目標與宗旨必須建立於公民社會的努力,唯有NGO協力推動,才能做到不遺漏任何角落,找到全球化下的在地化聲音。
包蒂斯塔指出,NGO和公民社會是聯合國成立基石,身為各地NGO與聯合國的橋梁,除了致力協助推廣各NGO重視的議題,更重要的是做出改變,當環境的永續性逐漸消逝,地緣緊張情勢出現,疫情與人民被迫流離失所等困境出現,必須有所改變的時間變得緊迫,NGO有責任積極行動,提醒政府重視公民聲音。
最新政治新聞
-
-
國民黨苗栗造勢 侯友宜喊團結拚政黨輪替
(2 小時前) -
核心關鍵技術納軍用 國防部:自主優勢及保護急迫性
(2 小時前) -
台7線北橫降落石交通中斷!公路局4小時搶通
(2 小時前) -
蕭美琴出生就有中華民國國籍 林右昌:蕭的父親未有任何喪失或回復國籍紀錄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