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03-16 | 中央社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 台港命運相繫

2014年數百名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香港人近距離看到一次學生抗爭。歷史作家徐承恩認為,太陽花效應延續至香港的雨傘及反送中運動,兩地的抗爭掀起國際對抗威權;而今十年回首,徐承恩也問,當運動的光環退卻,參與者初心是否仍在?

已移居台灣的香港歷史作家徐承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太陽花學運爆發前,台港面對同一問題,就是中國企圖以經濟手段擴張影響力,對台港民主政治不利。

中國大陸透過服貿及自由行旅客等經濟政策,企圖與台灣達到融合發展,而對香港同樣透過釋放大批自由行旅客,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自由貿易協議,讓香港經濟更依賴大陸。

他說,當時台港同樣面對社會運動低潮期。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當時社會有聲音認為競逐連任的馬英九太親中,想換掉他但換不走。

2010年香港民主派發動「五區總辭變相公投」行動,讓市民在補選中投票,表態支持真普選。之後香港民主黨與中聯辦官員歷史性會面,政改方案通過,但只增加立法會議席及超級區議會議席,沒有雙普選。

徐承恩表示,當時台港互相學習,本土意識也逐漸強大,認為民主運動不只是爭取民主選舉,更要捍衛本土,抗衡霸權,「兩地都有這種共鳴」。

直至2014年3月18日,數百名台灣學生衝進立法院占領議場23天,阻止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強行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批群眾在場外聲援。

徐承恩表示,太陽花學運最終擋下爭議性的服貿協議,讓面對同一處境的香港本土運動,像在困惑中找到一條出路。

太陽花運動其中一句口號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不想被中國的經濟手段介入;而2014年9月28日爆發為期79天的香港雨傘運動,為了爭取真普選,港人用雨傘抵抗催淚彈,其中傳遞的一個訊息就是「命運自主」。

徐承恩認為,太陽花學運動的效應,甚至延續至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2019年7月1日晚上,逾百名示威者衝入香港立法會,並一度占領立法會,重演了太陽花學運占領立法院。

港媒香港01當時報導,引述網上流傳占領立法會示威者的發言,其中一段提到:「太陽花學運當年學生占領之後,大人、和理非領袖、立法會議員是在出口保護我(他)們的啊。所以我們學生,我們首先不要去想別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足夠的手足、足夠的朋友,有這份勇氣一起進入這個會議廳。我們越多人,這裡就越安全…我們香港人真是不可以再輸了。當我們再輸,是十年。」

只可惜,因兩地政治體制不同,類似的運動,最終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撤回對126名太陽花學運參與者的刑事提告,其後更有運動參與者從政,顯示在民主社會中,依舊容得下異見。

相反的是,大批香港反送中運動抗爭者被捕。根據香港保安局2022年公布的數字,最少逾1萬人被捕,最少2893人被檢控,最少1600人已經完成司法程序及需承擔法律後果,包括被判入獄,有人被判囚逾5年。

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不少政治人物流亡海外或被捕,包括初選案的47名泛民主派被控違反國安法;香港不少公民組織解散,媒體停運。

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如無意外也快將通過,香港會進一步銷聲。

太陽花學運十年了,徐承恩認為,正好利用此機會檢討台港兩地社會運動。

他說,太陽花學運、雨傘及反送中運動,都在因緣際會下,引發自由世界抵抗威權的意識,逐漸提出脫勾、去風險化,增加台灣防衛能力等。

他說,但隨著時間過去,太陽花學運的光環也逐漸褪色,台灣人民有不滿會宣洩出來,但忘記了對自己家園的責任,容易變成情緒化的民粹政治,被機會主義者利用;而這些機會主義者只顧找代罪羔羊,而非真正為國民利益解決問題。

徐承恩說,不少香港人在現在政治環境下感到焦慮,失去方向,「他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他指出,更可悲的,港人之間仍容易互相批評,「單是移民已可以互相批評,移民的被指放棄香港,不移民的被指投降」,這都會損害內部團結。

徐承恩認為,台港人民都應該回歸運動的初心,最少要內部團結,「未必在香港能做到什麼,但最少不要內部罵戰。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