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4-06-01 | 中央社

歐洲關切台灣朝小野大 邱太三:對外關係賴清德是多數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舉辦論壇探討賴政府上台後動態,與會者關心台灣國會「朝小野大」局勢會否造成決策困難,進而衝擊兩岸關係,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回應稱,「在對外關係上,賴清德是多數」。

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CEPS)舉辦論壇,探討台灣新政局與台海發展動態。

去年剛卸任歐洲聯盟對外事務部(EEAS)亞太總司總司長,現為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訪問學者維綱(Gunnar Wiegand)指出,台灣總統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對北京、華府或甚至台北都「帶來一些驚訝」。

他認為,像是「主權獨立國家」、「兩岸互不隸屬」,以及客觀上正確無誤的「(台灣)事實獨立」等話,過去台灣政府或政黨都說過,但差別在於有些用詞第一次出現在總統就職演說,而這些細微差別看在北京眼裡就可能是挑釁。

不過維綱也說,其實不管台灣總統說什麼,只要沒有表現出屈服或趕快統一,北京都會解讀成挑釁,因此「我們必須聚焦的關鍵問題是,未來兩岸是否能有認真的對話」,而這些對話顯然很重要。

維綱更指出「台灣內部也需要認真的對話」。他說「不瞞各位,(台灣)反對黨如此迅速的在內閣都還未組成前就推動新法案,讓我們這裡許多人都感到驚訝,而這些反對黨合計票數比執政黨多」。

因此他認為台灣內部有必要建立認真對話管道,以穩定局勢,避免政府決策阻滯,「台灣政治文化對兩岸關係更形重要」。

訪歐出席此論壇的邱太三表示,相較過去,這次中國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反應「都在預期之內」,台灣政府將不會有突發或意外舉動,他也評估習近平的優先順序一是穩內政,二是處理美國關係,三才是對台。

邱太三說,習近平對台仍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並將以福建為「融合實驗區」,台灣政府會密切關注此事發展。

對於國會生態,他強調台灣面對國際、兩岸關係是一致的,民進黨在國會改選中或因執政包袱失去部分年輕人選票,但贏得總統,「在對外關係上,賴清德(政府)是多數」,並非北京或在野黨說的「少數總統」。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李淳也回應,民進黨至少會再執政4年,因此希望中國終能瞭解,拒絕與民進黨政府對話毫無道理,他相信未來兩岸將會恢復某種程度的對話。

他向在座歐洲人士半開玩笑說,中國是個「有趣的鄰居,他們對我們很有敵意,但我們非常冷靜,用幽默的方式看待這個永遠的鄰居」,因為兩岸事實上彼此瞭解。

至於台灣內部對話,李淳表示已經在發生,並非國會內部的政黨對話,而是政府與立法院的對話,包括過去兩周行政院長已兩度拜訪立法院長,且新政府許多部長來自民間企業或專業界,沒有政治包袱,他們有能力也願意與國會各黨展開對話。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