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12-11 | 中央社

小琉球遊客爆量衝擊珊瑚生態 監院糾正海委會等4機關

監委調查,小琉球沿海珊瑚礁生態系長期遭人為活動破壞,珊瑚覆蓋率平均僅1成,主管機關評估遊憩承載量時沒有考量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且對熱門潮間帶遊客總量管制不力,監察院通過糾正海委會、觀光署、鵬管處及屏東縣政府。

監察院內政及族群委員會5日通過監察委員范巽綠及林盛豐所提調查報告及糾正案指出,小琉球活珊瑚礁覆蓋率在2015年以前約30%至50%,2016年因聖嬰現象導致海水水溫異常升高,引發全球珊瑚大白化,但相較台灣其他地方如墾丁等地珊瑚覆蓋率都有恢復,小琉球卻沒有明顯恢復跡象,2021年至2023年平均珊瑚礁覆蓋率僅11.9%,全台最低。

監委說明,據學者調查,小琉球海域珊瑚多樣性越來越低,呈扁平化趨勢,尤其浮潛與潮間帶踩踏等人為活動,劇烈衝擊珊瑚礁。

監委指出,針對小琉球遊客量與遊憩行為進行規劃、建設及管理屬於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業務,並由交通部觀光署主管。鵬管處在2018年曾委外評估小琉球遊憩承載量,但此評估結果沒有考量遊客數對當地生態影響及過度集中濱海景點的現象,確實不當。

另監委調查發現,海洋委員會自2022年起多次建議鵬管處依發展觀光條例規定重新針對遊客人數上限做適度評估及調整,鵬管處遲遲未研議,直到2024年才重辦小琉球遊憩承載量評估委託服務招標作業,且至今仍未完成兼顧觀光發展及生態保育遊憩承載量評估調查,導致無法擬定經營管理計畫。

監委解釋,鵬管處長期消極不作為,對大量觀光客源源不斷赴小琉球旅遊束手無策,既無法限制交通船班次及遊客登島人數,又無法提出人流管制替代方案,導致登島遊客不斷,影響海洋生態維護,觀光署作為鵬管處上級監督機關,也難辭其咎。

監委強調,海委會長期既知小琉球環境承載量評估與海域生態息息相關,明明可主動評估調查,卻寄託觀光主管機關鵬管處調查,也沒有積極掌握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統變化情形,直到2021及2022年才辦理珊瑚監測計畫及珊瑚移植復育措施,確有缺失。

此外,監委表示,屏東縣政府在2015年公告劃定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包含肚仔坪、杉福、蛤板灣、漁埕尾及龍蝦洞5區潮間帶,並在2022年規範人流管制措施,但至今蛤板灣及龍蝦洞潮間帶未進行人流管制,且縣府直到2024年才將珊瑚列入縣內「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保育對象,有檢討改進必要。

監委也發現,海委會雖定有「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但珊瑚礁生態系對於水體中營養鹽含量變化較敏感,海委會卻未研擬更嚴謹適切規定,相較鄰近亞洲國家如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海域環境保護規範與力度仍不足。

另外,監委表示,小琉球島上雖已設立4座污水處理設施,但污水處理對去除營養鹽效果有限,小琉球多處潮間帶仍有藻類繁生等優養化現象,導致珊瑚礁生態系持續惡化,海委會及屏東縣政府都有檢討改進必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