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 中央社
慕尼黑網路安全會議 唐鳳:數位治理台灣能幫忙
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唐鳳14日出席慕尼黑網路安全會議。唐鳳說,台灣處在數位前線,她身為捍衛數位人權的實踐者,期望台灣獨特創新的應對措施能激發新的夥伴關係,讓全球知道「台灣能幫忙」。
慕尼黑網路安全會議(Munich Cyber Security Conference,MCSC)13日與14日在慕尼黑舉行,透過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政界、學術界、工業和國防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與討論面對網路威脅時的安全與責任。卸下台灣數位發展部長一職後,唐鳳這次以無任所網路大使身分與會。
在10分鐘會議發表時間裡,唐鳳向國際分享台灣在面對複合式威脅時,如何以開放方式獲得全民共識,包括實施網路廣告實名制、打擊網路詐騙,以及透過人工智慧增進民主等實際措施,提升數位發展的安全性與韌性。
唐鳳15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從之前擔任數位政委、數位發展部長到現在數位大使,共通點都是「數位領域不用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做取捨」,而是利用共同經驗匯聚成價值。
「台灣長期面對的威脅,他們現在才開始碰到」,唐鳳舉例說,去年底芬蘭與愛沙尼亞發生海底電纜事故,而台灣2條為馬祖提供網路服務的電纜長年來曾多次損壞,台灣利用微波中繼塔與後備衛星通訊系統等方式,確保事故發生時馬祖連線不中斷。
唐鳳表示,台灣在數位治理方面,建構出一個模式,「不是什麼都由政府主導」,而是公民社會與私部門共同確立價值,每個人把可以做到的部分做好,透過集思廣益進而推廣到全球。
唐鳳說,面對自由與安全時,歐洲很多地方的民主必須做出取捨,甚至有人說人工智慧有損民主;台灣經驗顯示,自由與安全不是取捨,而是民主深化,社會共識越強,韌性與安全都會深化,更可以抵擋威脅。
面對威權,唐鳳表示,「台灣亮眼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在1996年,那時也是網路路由器開始發展的年代,網路與民主一起成長,證明民主制度和網路軟體一樣都可以更新。
此外,如何在技術提升的同時也提升數位人權,是她將來持續的使命。唐鳳說,台灣目前的國際空間大很多,現在要做的不只是讓國際認識台灣,「而是讓國際知道哪些方面可與台灣具體多邊合作」,透過推廣專案合作,展現台灣可以幫助世界。
慕尼黑網路安全會議(Munich Cyber Security Conference,MCSC)13日與14日在慕尼黑舉行,透過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政界、學術界、工業和國防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與討論面對網路威脅時的安全與責任。卸下台灣數位發展部長一職後,唐鳳這次以無任所網路大使身分與會。
在10分鐘會議發表時間裡,唐鳳向國際分享台灣在面對複合式威脅時,如何以開放方式獲得全民共識,包括實施網路廣告實名制、打擊網路詐騙,以及透過人工智慧增進民主等實際措施,提升數位發展的安全性與韌性。
唐鳳15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從之前擔任數位政委、數位發展部長到現在數位大使,共通點都是「數位領域不用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做取捨」,而是利用共同經驗匯聚成價值。
「台灣長期面對的威脅,他們現在才開始碰到」,唐鳳舉例說,去年底芬蘭與愛沙尼亞發生海底電纜事故,而台灣2條為馬祖提供網路服務的電纜長年來曾多次損壞,台灣利用微波中繼塔與後備衛星通訊系統等方式,確保事故發生時馬祖連線不中斷。
唐鳳表示,台灣在數位治理方面,建構出一個模式,「不是什麼都由政府主導」,而是公民社會與私部門共同確立價值,每個人把可以做到的部分做好,透過集思廣益進而推廣到全球。
唐鳳說,面對自由與安全時,歐洲很多地方的民主必須做出取捨,甚至有人說人工智慧有損民主;台灣經驗顯示,自由與安全不是取捨,而是民主深化,社會共識越強,韌性與安全都會深化,更可以抵擋威脅。
面對威權,唐鳳表示,「台灣亮眼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在1996年,那時也是網路路由器開始發展的年代,網路與民主一起成長,證明民主制度和網路軟體一樣都可以更新。
此外,如何在技術提升的同時也提升數位人權,是她將來持續的使命。唐鳳說,台灣目前的國際空間大很多,現在要做的不只是讓國際認識台灣,「而是讓國際知道哪些方面可與台灣具體多邊合作」,透過推廣專案合作,展現台灣可以幫助世界。
最新政治新聞
-
-
遭提議罷免 苗縣3泛綠陣營議員:正面迎戰
(5 小時前) -
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詐助理費百萬交保 檢抗告成功高院發回更裁
(5 小時前) -
罷免第一階段差73份未達標 陳玉珍:感謝金門人唾棄政黨惡鬥歪風
(5 小時前) -
駐以色列代表赴猶太領袖會議演說 籲台美以3國合作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