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 中央社
吳志中登烏克蘭媒體 籲台灣成全球安全體系一部分
外交部政次吳志中接受烏克蘭媒體專訪表示,國際社會應讓台灣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一部分,減少資訊交流的限制,以深化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的和平穩定。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於1月7日接受烏克蘭「反攻」(Counteroffensive)雜誌創辦人Tim Mak專訪,「反攻專業版」(Counteroffensive Pro)於2月15日以 「深潛:台灣發展軍事科技旨在削弱中國供應鏈」(DEEP DIVE: Taiwan miltech aims to undermine Chinese components)為題刊出。
報導首先引用總統賴清德「要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的談話,強調台灣從俄烏戰爭中獲得重要啟發,正積極研發在未來全球衝突中備受依賴的小型廉價無人機,另外俄烏戰爭也加深了民主陣營對「紅色供應鏈」的疑慮,台灣作為全球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龍頭,已明顯成為替代方案。
吳志中在專訪中指出,過去數十年間,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將中國與俄羅斯納入全球貿易體系有助於促進其民主化,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事實證明,「我們發現自己過於天真,如今全球應該採取正確的戰略回應,那就是切割『紅色供應鏈』與『民主供應鏈』」。這不僅關乎供應鏈安全,更關乎民主國家的整體安全架構。
吳志中強調,台灣希望在新的全球秩序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透過供應鏈重整,確保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會流入俄羅斯或其他威權國家,同時強化本土國防科技,以因應中國的軍事威脅。
吳志中表示,台灣在軍工技術發展上面臨的挑戰,是許多國家仍未將台灣視為對等夥伴,導致台灣在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效能受限。然而台灣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與知識,並透過非正式管道與外國官方機構合作,這種靈活的合作模式,使台灣在不對稱作戰技術與無人機科技領域,都取得顯著進展。
吳志中強調,發展無人機技術需要大量的國際合作,國際社會應該正視台灣的存在,讓台灣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一部分,減少資訊交流的限制,才能更加深化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的和平穩定。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於1月7日接受烏克蘭「反攻」(Counteroffensive)雜誌創辦人Tim Mak專訪,「反攻專業版」(Counteroffensive Pro)於2月15日以 「深潛:台灣發展軍事科技旨在削弱中國供應鏈」(DEEP DIVE: Taiwan miltech aims to undermine Chinese components)為題刊出。
報導首先引用總統賴清德「要讓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的談話,強調台灣從俄烏戰爭中獲得重要啟發,正積極研發在未來全球衝突中備受依賴的小型廉價無人機,另外俄烏戰爭也加深了民主陣營對「紅色供應鏈」的疑慮,台灣作為全球電子與半導體產業龍頭,已明顯成為替代方案。
吳志中在專訪中指出,過去數十年間,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將中國與俄羅斯納入全球貿易體系有助於促進其民主化,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事實證明,「我們發現自己過於天真,如今全球應該採取正確的戰略回應,那就是切割『紅色供應鏈』與『民主供應鏈』」。這不僅關乎供應鏈安全,更關乎民主國家的整體安全架構。
吳志中強調,台灣希望在新的全球秩序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透過供應鏈重整,確保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不會流入俄羅斯或其他威權國家,同時強化本土國防科技,以因應中國的軍事威脅。
吳志中表示,台灣在軍工技術發展上面臨的挑戰,是許多國家仍未將台灣視為對等夥伴,導致台灣在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效能受限。然而台灣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與知識,並透過非正式管道與外國官方機構合作,這種靈活的合作模式,使台灣在不對稱作戰技術與無人機科技領域,都取得顯著進展。
吳志中強調,發展無人機技術需要大量的國際合作,國際社會應該正視台灣的存在,讓台灣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一部分,減少資訊交流的限制,才能更加深化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的和平穩定。
最新政治新聞
-
-
名家》賈程年/真要讓台海成沸騰的護城河?
(37 分鐘前) -
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還要等半年 許宇甄怒批勞動部擺爛
(40 分鐘前) -
王義川稱劉彥澧沒特休假 媒體人搬法條打臉
(48 分鐘前) -
哈利法克斯論壇首移師台北 主席:見證國際對台支持
(5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