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8° / 19° )
氣象
2025-04-07 | 中央社

鄭南榕獄中日記發表 葉菊蘭:不願再見到天羅地網監控

國史館今天舉行「鄭南榕獄中日記」新書發表座談會暨史料捐贈儀式,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說,他們曾受到天羅地網式的監控,非常不願意看到下一代再走到過去那個年代,現在面對中國威脅,應思考如何觀看鄭南榕時代、如何自處,並決定自己未來的路。

今天是鄭南榕逝世36周年,國史館發表「鄭南榕獄中日記」,內容涵蓋鄭南榕入獄後、於1986年6月5日至1987年1月23日所寫6本日記,記錄鄭南榕所讀書籍、會面人物,以及對當年時事與民主運動的各種思考。

國史館長陳儀深今天在發表會指出,台灣社會對鄭南榕的認識仍不夠,國史館承接鄭南榕基金會捐贈的大批史料,目前已完成入藏的包括鄭南榕推動的519綠色行動、二二八平反、新國家等3大運動,以及「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等1069項重要珍貴史料,國史館將盡快整編與開放。

陳儀深表示,鄭南榕的精神是台灣社會的共同資產,研究鄭南榕就是研究台灣自由化、民主化過程的重要部分。

葉菊蘭致詞時回憶,過去她一邊上班,一邊想辦法每週到台北看守所送菜、告訴鄭南榕外界資訊,鄭南榕透過這些資訊來思考雜誌社的方向,以及台灣的整體未來;他們當時受到天羅地網的監控,即使現在所有心酸都已過去,但台灣的民主還是蠻脆弱的。

葉菊蘭說,對於鄭南榕堅持的百分百言論自由,現在有許多人以不同方式,做對各自有利的解讀。

葉菊蘭認為,如今台灣社會已擁有百分百的言論自由,但需思考是否很脆弱,隨時可能失去,因此,當面對中國威脅時,應思考如何觀看鄭南榕時代、如何自處,並決定自己未來的路。

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致詞時一度哽咽,她坦言,捐出珍藏36年的資料十分心痛且捨不得,但這是必須要走的下個階段,台灣還在走向正常國家的路上,「如何記憶鄭南榕」是這個世代每年要共同面對的提問,把史料捐贈出來,可更完整地讓公眾及台灣人民使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