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4-30 | 中央社

立院初審災防法 強化災防教育因應複合型天災

極端氣候等造成的天災已非單一型態,而是轉為複合型天災,傳統防災資訊需與時俱進。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初審通過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應在平時強化災防教育專業知識培養。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午邀內政部次長馬士元、消防署長蕭煥章等人列席,繼續審查災害防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國民黨立委丁學忠提案,複合型天災形態頻傳,過往傳統防災知識需與時俱進、配合更新。為求防災準備更加完備,初審通過條文新增,應在平時強化災防教育的專業知識培養。

另外,目前廠區外的地下工業管線是採中央立法監督、地方執行檢查監理,並配合業者自行負責管線安全維護。以高雄市為例,訂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工業管線監理檢查費收費辦法等。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提案增訂,工業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劃由行政院審議後,送立法院備查;工業管線的運作、安全、維護、管理、監督及災害防救等事項,應以專法定之。

在協商時,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副局長曾琡芬表示,對於工業管線是否制定專法,行政院已在民國106年決議回歸地方自行管理,宜蘭縣府也將廢管,未來只剩高雄市政府有工業管線,且已訂有自治條例,因此希望維持原條文。

馬士元說,災防法共訂有22種災害,目前災害防救計劃都是在行政機關審議完後由行政院公告,沒有到立法院備查的程序,如果只針對工業管線災害單獨送立法院備查,會與其他災防計劃有不同作法。

馬士元表示,工業管線是否要訂專法,是由經濟部主管。像地震就沒專法,如果每個災害都要訂專法,災防法會變很龐大。內政部建議用附帶決議方式,請經濟部研議。

經協商後委員會通過附帶決議,請內政部、經濟部就工業管線運作、安全、維護、監督及災害防救等事項,應積極針對立專法議題進行研議,相關監管資訊應適度公開揭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