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 中央社
國軍無人機運用 專家指各單位通聯與圖資整合是重點
國軍持續引進各型無人機,但該如何訓練與戰場運用引發關注。軍方人士指出,未來各軍種會比照「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模式進行無人機訓練;專家提醒,操作無人機的單位和其他部隊間的通聯以及圖資整合是否順暢,將是國軍運用無人機的重點。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發揮外界未曾想過的「以小擊大」戰場效果,讓世界各國重新思考無人機的部署類型與戰場運用,國軍近幾年也從傳統的偵搜無人機思維,進一步轉為研發並引進攻擊型無人機,新式武器該如何有效運用引發外界關注。
目前陸軍已於今年1月17日正式成立「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整合各型無人機的教育、訓練、測考與研發等機制,副總統蕭美琴同日也在國防部長顧立雄、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等人陪同下,前往訓練中心勗勉,並視導無人機偵攻小組作戰演練。
至於海軍的無人機運用專責單位為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以及海軍陸戰隊亦編有無人機單位,空軍目前尚無專責無人機運用單位,國軍已接裝的劍翔無人機則是由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使用。
針對訓練層面,軍方人士以陸軍為例說明,未來其他軍種擬比照「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成立類似訓練中心,並依各軍種無人機運用屬性進行訓練,且區分不同班隊規劃實施複訓等作為。
運用方面,軍方人士指出,重點將放在強化「衛星導控」及「備援」等作為,確保在複雜多變戰場下,無人機能有效排除並克服各式干擾,以利遂行相關戰術任務。
關於戰場戰術運用,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國軍地面部隊對無人機的編制仍處「摸索」情況,小型無人機可編制在班、排、連,供班長、排長與連長運用指揮,以利即時得知戰場資訊或直接進行攻擊;但是中、大型無人機因需要多人操作,且航程遠超過目視距離,該如何編制與運用都考驗決策者智慧。
舒孝煌解釋,陸軍目前已引進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單是火箭彈的射程就超過40公里,倘若無人機編制在砲兵營內作為前進觀測使用,砲兵營是否有能力操作並維護無人機,且透過無人機所獲得的情資,是否有能力與其他友軍單位分享。
舒孝煌說,如果是編成新單位以專責操作無人機,屆時專責單位能否「即時」將戰場情況傳遞給砲兵營運用,這些都是國軍地面部隊在獲得無人機時,亟需先釐清的關鍵。
退役上校、前參謀本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表示,中、大型無人機雖然滯空時間長、偵測能力強,但整體而言,目前在運用技術上仍有不足之處。
周宇平指出,陸軍目前的戰情回報仍多仰賴語音系統進行各級回報,即便無人機偵查到敵軍動態並回傳圖資,但是操作無人機的部隊,卻可能出現沒有相對應的通訊頻寬、甚至可能受到干擾等情況;如何將無人機所偵蒐的影像等情資,回傳到作戰區供各級指揮所同步整合運用,絕對是必要課題。
周宇平強調,國軍未來的無人機發展,需要各部隊進行整合,不然各部隊各自使用無人機,情資和攻擊目標沒有統合,反而變成資源重複投資;他認為,改善通訊鏈路與頻寬,勢必是比投注資源在開發更新型、或採購更多無人機之前,需要提前建設的項目。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發揮外界未曾想過的「以小擊大」戰場效果,讓世界各國重新思考無人機的部署類型與戰場運用,國軍近幾年也從傳統的偵搜無人機思維,進一步轉為研發並引進攻擊型無人機,新式武器該如何有效運用引發外界關注。
目前陸軍已於今年1月17日正式成立「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整合各型無人機的教育、訓練、測考與研發等機制,副總統蕭美琴同日也在國防部長顧立雄、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等人陪同下,前往訓練中心勗勉,並視導無人機偵攻小組作戰演練。
至於海軍的無人機運用專責單位為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以及海軍陸戰隊亦編有無人機單位,空軍目前尚無專責無人機運用單位,國軍已接裝的劍翔無人機則是由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使用。
針對訓練層面,軍方人士以陸軍為例說明,未來其他軍種擬比照「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成立類似訓練中心,並依各軍種無人機運用屬性進行訓練,且區分不同班隊規劃實施複訓等作為。
運用方面,軍方人士指出,重點將放在強化「衛星導控」及「備援」等作為,確保在複雜多變戰場下,無人機能有效排除並克服各式干擾,以利遂行相關戰術任務。
關於戰場戰術運用,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國軍地面部隊對無人機的編制仍處「摸索」情況,小型無人機可編制在班、排、連,供班長、排長與連長運用指揮,以利即時得知戰場資訊或直接進行攻擊;但是中、大型無人機因需要多人操作,且航程遠超過目視距離,該如何編制與運用都考驗決策者智慧。
舒孝煌解釋,陸軍目前已引進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單是火箭彈的射程就超過40公里,倘若無人機編制在砲兵營內作為前進觀測使用,砲兵營是否有能力操作並維護無人機,且透過無人機所獲得的情資,是否有能力與其他友軍單位分享。
舒孝煌說,如果是編成新單位以專責操作無人機,屆時專責單位能否「即時」將戰場情況傳遞給砲兵營運用,這些都是國軍地面部隊在獲得無人機時,亟需先釐清的關鍵。
退役上校、前參謀本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表示,中、大型無人機雖然滯空時間長、偵測能力強,但整體而言,目前在運用技術上仍有不足之處。
周宇平指出,陸軍目前的戰情回報仍多仰賴語音系統進行各級回報,即便無人機偵查到敵軍動態並回傳圖資,但是操作無人機的部隊,卻可能出現沒有相對應的通訊頻寬、甚至可能受到干擾等情況;如何將無人機所偵蒐的影像等情資,回傳到作戰區供各級指揮所同步整合運用,絕對是必要課題。
周宇平強調,國軍未來的無人機發展,需要各部隊進行整合,不然各部隊各自使用無人機,情資和攻擊目標沒有統合,反而變成資源重複投資;他認為,改善通訊鏈路與頻寬,勢必是比投注資源在開發更新型、或採購更多無人機之前,需要提前建設的項目。
最新政治新聞
-
-
盧秀燕批檢調「太過分」!律師怒轟法盲瞎挺
(11 小時前) -
32766份罷免傅崑萁連署書藏玄機? 網友對照媽祖籤詩笑稱「神操作」
(11 小時前) -
立法院5/5共諜專報 藍委:總統府、國安會以憲政慣例為由拒列席
(11 小時前) -
徐巧芯街頭演講遭比中指 曹興誠:惡有惡報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