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5° )
氣象
2025-05-15 | 中央社

波蘭學者:建議台灣提升軍費GDP占比 建構不對稱戰力

波蘭軍事學者皮薩斯基、史慕拉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全球都看到台灣面臨的壓力,但台灣軍費卻低於冷戰時期平均值;台灣國防預算占GDP的2.5%不夠,建議跟上波蘭腳步提升軍費,投資無人載具、滯空攻擊彈藥等不對稱戰力。

波蘭國防預算近年持續提高,2023年占國內生產毛額(GDP)3.92%,2024年增至4.12%,2025年達GDP的4.7%,蟬聯占比最高的北約成員國。波蘭國防部長科西尼亞克-卡梅什(W?adys?aw Kosiniak-Kamysz)4月曾表示,希望2026年國防預算可到GDP的5%。

波蘭智庫?卡斯米爾波拉斯基基金會?(Casimir Pulaski Foundation,CPF)會長皮薩斯基(Zbigniew Pisarski)14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波蘭的安全根基於歐洲與美國兩大支柱,歐洲偏向經濟面,美國則偏向軍事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歐洲對安全負起更多責任,因此波蘭給出了回應。

皮薩斯基說,波蘭積極建立軍事能力以及政治夥伴關係,歐洲的自主會讓美國工作簡單些,也能藉由與其他民主國家深化合作,平衡歐洲對美國夥伴關係的依賴。

談及提高軍事開支建立嚇阻力,皮薩斯基說明,俄羅斯主張解除武裝、和平共存,因為這符合俄羅斯利益,「我們越沒有軍事力量、越軟弱,就會越畏懼,而這讓他們顯得更強大」,嚇阻力越強,俄羅斯等敵國就會有所顧忌。

台灣2025年國防預算編列新台幣6470億元,佔GDP的2.45%。皮薩斯基說,冷戰時期的平均軍費是GDP的至少3%,如今烏克蘭是開戰情況,而全球都看到台灣面臨的壓力,台灣軍費僅佔GDP的2.5%,低於冷戰時期平均值,尤其目前的區域紛爭都可能引起骨牌效應。

皮薩斯基指出,人們理解安全風險的存在,至少軍事開支在東歐多獲支持、鮮少抗議;而歐洲大眾對美國保障的信任度降低,台灣也出現類似狀況,但信任度降低應讓民眾更想提高軍事開支,「你不花錢在安全上,其他人會花」。

CPF副會長史慕拉(Tomasz Smura)建議「台灣跟上波蘭的腳步」,他說,國際系統出現結構性敵對關係,可預期的是更多緊張情勢,俄羅斯、中國等國可能對鄰國或西方世界採取更獨斷手段,必須有所準備。

史慕拉表示,波蘭相信與美國的強健關係,但也意識到必須降低對盟友的依賴,因為美國有自己的資源分配和優先順序,安全上有獨立性總是比較好,但也不能忽視盟友的重要附加價值。

史慕拉指出,就地緣政治位置而言,軍事預算占GDP的2.5%對台灣並不足夠;借鏡烏克蘭經驗,並不需要砸錢買先進高端科技軍備,而是大量且低廉的武器,如無人載具(UAV)、滯空攻擊彈藥,並提升反艦的能力以及保持空優。

史慕拉特別提到,軍隊的規模很重要,台灣也必須提高後備軍人的數量;皮薩斯基則建議,台灣應將資源分配給不對稱戰力。

皮薩斯基12日至17日率CPF訪團應邀來台,成員包括史慕拉、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強生(Reuben F. Johnson)、華沙安全論壇組織委員會主任崔欣斯卡(Aleksandra Trzcinska)。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