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 中央社
顧立雄:漢光41號演訓新納7作法 因應共軍由演轉戰
國軍年度重要演習「漢光41號」實兵演練將於7月登場。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他要求國軍以務實態度面對戰備整備,並新增戰備部署效能、提升後備教召規模、建構仿真作戰時序等7項新作法,盼透過演練來因應中共可能快速「由演轉戰」可能性。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已於2月舉行高階幹部圖上兵推,並於4月進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電腦兵棋推演),預定7月9至18日舉行實兵演練,今年實兵演練將長達10天9夜,較去年「漢光40號」預定的5天4夜實兵演練日程拉長一倍。
顧立雄受訪指出,他要求國軍官兵以「務實」態度面對戰備整備,無論是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到接下來的實兵演練,都要以務實的態度面對,從中找到問題並發現問題之所在,以及有無能力解決問題。
顧立雄說,從漢光40號到漢光41號軍演的變革和策進方向,主要以無劇本操演、沒有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原兵歸原位,且重視連續性與機動性等,並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進行演練。
對於新增7項演練作法,顧立雄表示,包括灰色地帶應處演練、檢視戰備部署效能、提升後備教召規模、建構仿真作戰時序、推動軍民整合協調、驗證新式裝備作戰效能、深化軍事交流等7項。
針對檢視戰備部署效能,顧立雄解釋,例如設置阻絕設備,不可能紙上作業憑空就能想像多少時間、兵力到位,需要透過實際的操演進行驗證所需的時間與兵力,而國軍開始執行立即備戰操演的原因,也在於透過演練來因應中共可能快速「由演轉戰」的可能性。
至於深化軍事交流,顧立雄表示,此議題有些敏感,但透過友盟國家的觀摩,來檢視國軍在演訓上面的優點與缺點,以及可以精進之處,並且提出結論報告供國軍精進。
國軍陸續接裝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各式無人機等新裝備,外界關注這些新裝備是否投入今年的漢光實兵演練。
顧立雄說,目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與無人機會納入漢光實兵演練。陪同顧立雄接受專訪的戰規司長黃文(啟)中將補充,主要的新式裝備只要有「列裝」,像是海馬士多管火箭、各型無人機,都會納入漢光演習作初步推演,而M1A2T戰車雖已運抵台灣,但年底才會成軍、7月處在成軍前訓練階段,僅納入電腦兵推並未參與實兵演練。
黃文(啟)表示,在演習「計畫作為」部分,國軍會針對未來可能獲得的戰力進行分析,也希望能夠藉此催促美方加速相關武器的交運速度,讓國軍在2027年之前具備必要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的安全。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已於2月舉行高階幹部圖上兵推,並於4月進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電腦兵棋推演),預定7月9至18日舉行實兵演練,今年實兵演練將長達10天9夜,較去年「漢光40號」預定的5天4夜實兵演練日程拉長一倍。
顧立雄受訪指出,他要求國軍官兵以「務實」態度面對戰備整備,無論是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到接下來的實兵演練,都要以務實的態度面對,從中找到問題並發現問題之所在,以及有無能力解決問題。
顧立雄說,從漢光40號到漢光41號軍演的變革和策進方向,主要以無劇本操演、沒有先期預演、不編設假想敵、原兵歸原位,且重視連續性與機動性等,並以「實兵、實地、實時、實裝」進行演練。
對於新增7項演練作法,顧立雄表示,包括灰色地帶應處演練、檢視戰備部署效能、提升後備教召規模、建構仿真作戰時序、推動軍民整合協調、驗證新式裝備作戰效能、深化軍事交流等7項。
針對檢視戰備部署效能,顧立雄解釋,例如設置阻絕設備,不可能紙上作業憑空就能想像多少時間、兵力到位,需要透過實際的操演進行驗證所需的時間與兵力,而國軍開始執行立即備戰操演的原因,也在於透過演練來因應中共可能快速「由演轉戰」的可能性。
至於深化軍事交流,顧立雄表示,此議題有些敏感,但透過友盟國家的觀摩,來檢視國軍在演訓上面的優點與缺點,以及可以精進之處,並且提出結論報告供國軍精進。
國軍陸續接裝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各式無人機等新裝備,外界關注這些新裝備是否投入今年的漢光實兵演練。
顧立雄說,目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與無人機會納入漢光實兵演練。陪同顧立雄接受專訪的戰規司長黃文(啟)中將補充,主要的新式裝備只要有「列裝」,像是海馬士多管火箭、各型無人機,都會納入漢光演習作初步推演,而M1A2T戰車雖已運抵台灣,但年底才會成軍、7月處在成軍前訓練階段,僅納入電腦兵推並未參與實兵演練。
黃文(啟)表示,在演習「計畫作為」部分,國軍會針對未來可能獲得的戰力進行分析,也希望能夠藉此催促美方加速相關武器的交運速度,讓國軍在2027年之前具備必要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的安全。
最新政治新聞
-
-
罷免林沛祥交3.7萬連署書 突破法定門檻、達成率123%
(22 分鐘前) -
朱立倫要求賴清德出席國安簡報 總統府:請潘孟安協調
(22 分鐘前) -
綠主權基金髮夾彎 黃國昌:賴清德須說明
(33 分鐘前) -
「反戒嚴」與「移轉投票」無法今年公投 朝野交鋒
(5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