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7-06 | 中央社

中國啟用W121航路 學者:擠壓台灣主權危害飛安

中國民航局今天宣布,啟用M503航線的W121銜接航路。學者受訪指出,中方此舉政治目的高於其他因素,以灰色地帶行動擠壓台灣主權及治權,更影響飛安規範,且從片面宣布可看出,中方所宣稱的兩岸互動,其實不存在。

陸委會今天透過書面表示,有關M503航路及其銜接的W121、W122及W123等3條航路的運行,兩岸雙方曾於民國104年協商達成共識,M503航路僅可向南飛行且須西移6浬,3條銜接航路的啟用需經雙方溝通。陸方迄今已3度片面違反共識,以單方作為改變現狀,並增加兩岸及區域不安。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受訪時分析,中國的政治目的高於其他因素,中國內部還有56%空域可以使用,比歐盟的民航空域還大,中國刻意將航路移到台灣海峽上,是要以灰色地帶行動擠壓台灣的主權跟治權,以及中華民國台灣對主權的訴求,「中共真的是非常不理性」。

根據中國工程院國家空域技術實驗室研究,中國民航航線約651條規模,占空域約20%,另計軍用空域19%、軍民共用空域5%,未利用仍有約56%空域。

蘇紫雲指出,中方此舉壓縮台灣方的避讓反應時間,違反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安全規範,上海飛航情報區的東端很靠近台海中線,M503航線一旦有航班遇到天候或機械等緊急狀態偏向台灣方向飛行,台北飛航情報區只有30秒可以應對,非常不負責任。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表示,中國在此時機點開啟W121航路,疑是針對總統賴清德的「國家十講」,意圖在國際加強「ICAO僅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會員、沒有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論述,宣稱其繼承中華民國歷史的論述權。

林穎佑指出,啟用銜接航路理應須經兩岸協商,中國的片面之舉可看出,中國一直宣稱的兩岸互動與溝通,基本上其實不存在。

林穎佑表示,W121銜接航路對軍事面影響不大,國軍在台海空域的雷達與防空飛彈布局嚴密,不會因為一條航路就受到影響,也能偵測出軍用機跟民航機的飛行高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