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5-09-16 | 中央社

FAPA向美國會發聲大會 人數破紀錄含台裔阿拉斯加人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週末舉行年度倡議大會,手把手傳授台美人如何向自家州議員傳達台灣存亡與美國國安高度相關、推動友台法案。今年有112人參與,打破歷年紀錄,還有台裔阿拉斯加人專程飛越美國,上國會山莊發聲。

美國非政府倡議組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年度倡議大會(Advocacy Conference)13日在華府開跑,與會者2天內消化鉅細彌遺的國會交戰守則、現場模擬如何最大化與國會議員的見面時間,今天正式上國會山莊,拜會共和黨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及民主黨參議員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等人的辦公室。

美國國會每年提出的法案多如牛毛,FAPA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與其他家大業大的遊說組織競爭,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不卑不亢表達台美人的貢獻。FAPA總會會長林素梅指出,此行最重要任務的是向美國國會說明,何以台灣牽動美國國安。

FAPA執行長蕭喬勻及政策研究員蔡宗翰昨天從第一封寄給國會議員的信件格式講起,分享如何讓信件標題吸睛,叮嚀先對議員背景做功課、找出對方有興趣的議題。

他們也要與會台美人勿一踏入議員辦公室,就開口要求支持台美避免雙重課稅法案,應以個人故事「破題」。

來自俄勒岡州的蕭喬勻舉例,她與當地議員會晤時,就提2012年中國要求拆除州內一處壁畫的事件,引發對方共鳴。壁畫同時呈現警察毆打西藏示威者、佛教僧侶自焚抗議場景,及她的家鄉台灣自由蓬勃的景象。

蔡宗翰提到倡議禁忌,例如不要打斷彼此、現場糾錯,回應簡潔。由於連署法案通常需要內部討論及諮商,因此切勿在當下就要求幕僚承諾挺某法案。同時,也不必被議員氣場碾壓而畏於發言,國會議員有義務聆聽選民立場。

陳奕正是FAPA倡議大會多年來首位來自阿拉斯加的與會者。他對中央社表示,自己正在學聯邦層級的倡議,而阿拉斯加的參議員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及蘇利文(Dan Sullivan)非常支持台灣。這次來到華府,非常期待能與他們面對面接觸。

搭了近8小時的飛機橫越美國,來到華府發聲,陳奕正的動機很單純。「我非常關心台灣,也相信台灣的自決權。」

FAPA於1982年由一群熱心台灣人事務的政治運動者、學者、企業家和社運人士共同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成立,致力推動海內外台灣人的人權及其他權益,目前在全美有逾40個分會,約2700名會員。

分會定期與當地參、眾議員聯繫會面,紮實草根宣導基礎。FAPA位於華府總部的工作人員則走訪華府國會山莊,使台灣議題在美國國會獲得高度重視與廣泛支持。美國2018年通過「台灣旅行法」,拉高台美交流層級,FAPA功不可沒。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