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27 | 中央社

睽違10年駐泰 藍夏禮:國際新局下務實推進雙邊關係

睽違10年再度派駐泰國,駐泰代表藍夏禮指出,國際局勢、經濟環境及自身歷練都已大幅改變,印太戰略、中美角力與供應鏈重組,使台商面臨挑戰也孕育新契機,他期望在既有基礎上,更務實推進台泰關係。

駐泰代表藍夏禮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及他經歷派駐泰國、印尼和聖文森,並回台任職亞太司長後,再次派駐泰國的心路歷程。

他指出,過去10年累積了更宏觀的視野,如今回到泰國,感覺就像「重新學習」,因為泰國已與10年前完全不同。

藍夏禮直言,他看到曼谷最大的變化是「新大樓、新商場、新餐廳到處林立,觀光客依舊很多,繁榮感還在。」但他也指出,泰國的挑戰仍然存在,包括觀光客人數已被馬來西亞和越南超越,以及區域經濟上的競爭加劇,和新產業取代傳統勞力密集型產業,都是當局亟需面對的課題。

藍夏禮觀察,這10年間,印太戰略逐漸成形,中美在科技與貿易上的角力加劇,供應鏈重組已成全球趨勢,對台商布局造成直接衝擊。他說:「以前台商看的是勞動力成本,現在更多在乎的是法規環境、政府服務、投資誘因。」

藍夏禮表示,已經在泰國深耕落地的台商已有逾20萬,這些台商從事的行業和投資領域相當多元,有些是相對弱勢的傳產,也有一些已成功進入世界供應鏈。

對比曾派駐過的印尼,藍夏禮指出,泰國在新產業布局上具有優勢,尤其在環境、生活品質與投資便利度上,對PCB(印刷電路板)、軟體、新創、生技及醫材等產業更具吸引力。

他強調,老台商的企業韌性,能幫助新台商更快落地,並說,「新台商到泰國不需再單打獨鬥,而是有完整的台商會組織協助,代表處也會提供完整資訊,並與台商組織密切合作」。

針對台泰合作,藍夏禮表示,經貿合作已不再只是商業利益,國家安全已和半導體、AI及資通訊(ICT)發展息息相關。他說:「現在談的是總合外交。」

除了經貿,台泰在教育、勞工、農業、文化和觀光等領域上也有緊密合作。對此,藍夏禮強調,新的合作需開拓,但已存在的合作也不應被遺忘。

他以台泰合作逾50年的泰北皇家計畫為例指出,台灣農技專家協助改善在地生計,受惠農民超過了20萬人。

另外,面對中國持續加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藍夏禮坦承,過去幾年中國在泰國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毋庸置疑,但台灣尋求的是與泰方務實合作,以提升或保護台商權益。他說:「只要泰方願意,大家充分討論,我相信可以找到一個很務實的合作方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