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 中央社
辦國際論壇借鑒堰塞湖災害 劉世芳:建言助精進法制
內政部今天舉辦「2025突發性重大天然災害危機處理及應變管理國際論壇」,內政部長劉世芳說,論壇以花蓮堰塞湖災害為例,聚焦災害預防機制等5大主題,政府會將論壇建言作為修正政策、精進法制重要依據。
內政部今天舉辦「2025突發性重大天然災害危機處理及應變管理國際論壇」,邀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游景雲,以及日本、韓國、美國等國際專家,與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代表、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共同針對極端氣候的災害挑戰,研商台灣防災治理的精進方向,期望在跨域交流中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劉世芳致詞表示,極端氣候造成台灣災害呈現複合化、快速化、高度不確定性的特徵,不再是單一部門能獨力應對,唯有透過持續檢視、改善與精進,才能將脆弱環境轉化為韌性體系。
劉世芳說,在近期堰塞湖事件中,台灣展現「官民協力、學研支援、中央地方同心」的關鍵力量,例如台大團隊提供模型研析與情勢判斷、成大團隊進行即時水位監測,以及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深入災區陪伴災民,這些具體合作案例,正是台灣韌性力量縮影。
劉世芳指出,這次論壇正是以今年馬太鞍溪與立霧溪堰塞湖災害為案例,聚焦5大主題,包括極端氣候下災害風險評估與分析;災害預防、應變機制及管制措施;民力整合、志工與防救災協作中心;民力整合、替代役轉型,以及災害防救法與體制的改革等。
劉世芳說,這不僅是當前防救災治理挑戰,也是內政部要精進的方向與任務。這次論壇不僅是分享經驗,更希望與會專家經驗提出具體可行的制度改革方向,政府將以務實態度面對風險,會將論壇建言作為修正政策、精進法制重要依據。
內政部今天舉辦「2025突發性重大天然災害危機處理及應變管理國際論壇」,邀集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游景雲,以及日本、韓國、美國等國際專家,與國內中央與地方政府代表、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共同針對極端氣候的災害挑戰,研商台灣防災治理的精進方向,期望在跨域交流中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劉世芳致詞表示,極端氣候造成台灣災害呈現複合化、快速化、高度不確定性的特徵,不再是單一部門能獨力應對,唯有透過持續檢視、改善與精進,才能將脆弱環境轉化為韌性體系。
劉世芳說,在近期堰塞湖事件中,台灣展現「官民協力、學研支援、中央地方同心」的關鍵力量,例如台大團隊提供模型研析與情勢判斷、成大團隊進行即時水位監測,以及慈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深入災區陪伴災民,這些具體合作案例,正是台灣韌性力量縮影。
劉世芳指出,這次論壇正是以今年馬太鞍溪與立霧溪堰塞湖災害為案例,聚焦5大主題,包括極端氣候下災害風險評估與分析;災害預防、應變機制及管制措施;民力整合、志工與防救災協作中心;民力整合、替代役轉型,以及災害防救法與體制的改革等。
劉世芳說,這不僅是當前防救災治理挑戰,也是內政部要精進的方向與任務。這次論壇不僅是分享經驗,更希望與會專家經驗提出具體可行的制度改革方向,政府將以務實態度面對風險,會將論壇建言作為修正政策、精進法制重要依據。
最新政治新聞
-
-
綠建議為它辦告別式 盧秀燕:消遣我前任?
(54 分鐘前) -
川普急電高市!學者揭背後盤算:不是挺日
(1 小時前) -
新北民進黨團共識營選戰士氣高 蘇巧慧:組創新會做事團隊迎戰一對一
(1 小時前) -
吳志中:建立穩固民主供應鏈 強化台捷韌性合作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