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05-31 | 匯流新聞網

盼早產兒養育提升 羅廷瑋籲:津貼、安胎假及早療親職假入法


盼早產兒養育提升 羅廷瑋籲:津貼、安胎假及早療親職假入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為解決早產兒家庭自費金額高的困境,立委羅廷瑋、李彥秀和麥玉珍今(31)日共同呼籲,6月1日國際兒童節,希望政府重視早產兒照護,並建構符合早產兒家庭需求的支持體系,應落實早產兒養育照護津貼、保障孕婦安胎假,以及早療親職假入法,守護早產兒平安長大及減輕早產兒家庭的經濟負擔。


羅廷瑋指出,台灣2023年新生兒數是13.5萬餘人,創上新生兒人數史上新低的紀錄,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生統計年報顯示,雖然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但早產兒的比例不降反升;2017年早產兒出生數為18910人,佔總出生人數9.69%,2022年出生早產兒占總出生人數的10.56%。


羅廷瑋表示,根據早產兒基金會調查指出,早產兒家庭所需平均花費114749元,多出一般家庭平均花費達4倍之多,早產兒相較於一般足月兒,除了需自費使用藥物及用品治療併發症之外,也必須額外使用補充品,如鐵劑、維生素D、母乳添加劑等增加營養與熱量。


羅廷瑋強調,政府應重視早產兒照護並建構符合早產兒家庭需求的支持體系,如何在自費藥物或是醫材方面提供協助;其次,健保給付的早療課程上課頻率多為一週1至3次,一般療育課程至少要經過6個月到1年才看得成效,且需排隊3到6個月才能接受到治療。


羅廷瑋也提到,安胎目的主要是減少早產併發症,至於懷孕24到34週被視為安胎關鍵期,平均多安胎1天,寶寶出生後的風險會降低很多,尤其高危險妊娠族群。


談到現行安胎假,羅廷瑋指出,未住院只能請30天、給半薪,超過30天會計入住院傷病假,不給薪;住院傷病假則2年內累積請假日數不能超過365天,安胎休養現行機制是否足以應付實際需求,如何守護早產兒健康長大,已成相當重要課題。



盼早產兒養育提升 羅廷瑋籲:津貼、安胎假及早療親職假入法


李彥秀表示,我國不僅新生兒人數少,死亡率亦居高不下,平均每1千個新生兒,就有2.8個無法存活到滿月,更有4.5個有可能在5歲前死亡,遠高於亞洲鄰近國家日本和韓國。她指出,現行8週產假,是源自民國18年訂定的工廠法,友善職場政策凍結在上個世紀,更遠低於OECD國家產假平均水準。


麥玉珍表示,從出生到平安離院幾乎都是7位數以上的照護費用,要照顧也確實非常不容易,對家長經濟、身心靈方面都是考驗;早產兒的照護所需,比一般新生兒還高,若能提供早產兒家庭養育照護津貼,將能減輕家長為孩子選擇治療或藥物時的經濟負擔。


本次公聽會會議達成3項結論,請衛福部1個月內評估早產兒常用自費藥品納入健保給付;社家署3個月內針對早產兒營養品、用品,研議補助可行性;勞動部3個月內,研議早療親職假入法。


照片來源:立委羅廷瑋國會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WHA視導團赴瑞士拚國會外交 陳菁徽透露:瑞議員開頭先問「立院打架」


引述蔡英文承諾遭斷章取義 羅廷瑋:歷經許多造謠抹黑仍完成改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