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醫院個別總額制 陳菁徽憂心衍生醫療人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健保崩壞與醫院個別總額制推動議題,立法委員陳菁徽今(18)日強調,健保總額永遠不足,並呼籲政府應承認此事時,將醫療保健支出視為投資,而非成本,以確保健保永續發展。
陳菁徽指出,雖然114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創歷史紀錄,但政府對於健康的投入仍顯不足;根據統計,2022年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占GDP的7.5%,雖達歷史新高,但與許多先進國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此外,根據洛桑管理學院發布的「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整體競爭力排名第8,但醫療與環境基礎建設投資排名僅第24名,顯示政府在此方面投入不足。
「這一切的根源,仍在於健保總額不足。」她進一步指出,若政府持續將醫療保健支出視為「成本」而非「投資」,健保永續的目標將遙不可及,不僅無法填補健保的財務缺口,也難以展現政府對健保改革的決心。她直言,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健康台灣」願景,也只是一場夢。
對於健保署推動的「醫院個別總額制」,陳菁徽說明,該制度全名為「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簡單來說,過去各家醫院共同分享健保總額這塊大餅,而新制則由健保署事先分配每家醫院的預算額度,若醫院支出超額,則需調降支付,這就是俗稱的「斷頭制」。
「南部地區率先實施該制度,成效被認為良好。」陳菁徽進一步說明,但各地區醫療需求與使用情形大不相同,該模式是否能全面適用仍存疑;此外,制度上路後,是否會衍生「醫療人球」問題,或影響就醫權益,健保署都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完整的配套措施與解決方案,以避免在醫護人力短缺的情況下,讓醫療困境進一步惡化、無法解決。
至於,為何全國要改採這樣的模式?陳菁徽認為,這與健保點值長期低落的問題息息相關,目前急診室大塞車、護理師持續大出走,衛福部長至今還在神隱,只透過衛福部稱這是因為流感、諾羅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還要再等到2到3周問題才能解決。她嗆問:「這句話有解決什麼問題嗎?」
「要真正改善現況,根本之道就是提高健保總額,將健康視為重要投資,並落實分級醫療制度。」陳菁徽直言,這不只是醫界的期待,更是全民健康的保障;政府若能善用財政盈餘,投入資源改善護理人員待遇,例如何時才要落實給予白班津貼的承諾?有效留住重要的醫護人力?台灣的醫療體系才能更加穩固永續。
陳菁徽進一步提到,事實上從去年至今,醫界就已經多次疾呼總額不足、護理人力流失、急性醫療人員短缺、急診壅塞等問題,但這些現象不僅未獲改善,反而愈發嚴峻。
陳菁徽表示,健保已守護台灣人30年,而今年的健保30周年,更應成為國人重新思考的轉捩點:「是時候換我們來好好守護健保。若健保不健康,台灣又怎能健康?」她強調,醫療不是單純的支出,而應是對人民健康的投資。
照片來源:陳菁徽國會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揭黃國昌柯文哲相似處 周榆修:兩人都愛畫白板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閉門致詞 蔡英文:台灣已是世界的台灣
(59 分鐘前) -
又來了!中國海警船再擾金門 海巡機先部署驅離
(2 小時前) -
WBC資格賽21日開打 總統邀全民應援Team Taiwan
(2 小時前) -
經典賽資格賽21日開打 賴清德:請大家為Team Taiwan應援
(2 小時前) -
棒球場鑑定「未達安全」 新竹市府將進場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