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連勝文示警美國「贏家全拿」談判邏輯 擔憂中小廠商無法跟進赴美設廠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今(15)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中午直播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針對近期美國財政與國債議題提出看法。連勝文指出,早年在美國紐約念書時便留意到「國債時鐘」的存在,而美國長年累積的龐大國債,已成為沉重負擔,對整體經濟帶來壓力。
連勝文表示,美國債務問題嚴峻,導致利息支出沉重,因此美方希望透過降低國債負擔,減輕人民的生活成本,美國國債被視為無風險基礎利率,一旦利率上升,連帶會推升貸款、信用卡、企業債等利率,使整體資金成本提高。此外,由於債券價格與利率呈反向變動,當市場利率攀升,債券價格下跌,這對市場造成衝擊。
連勝文以2008年次貸危機為例,指出當年由房貸問題引發的連環債務風暴,最終引發金融危機。他認為,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擔心類似事件重演,因此近期在經濟政策上會略作緩和,給市場一個「喘息的空間」。
談及美國國債市場現況,連勝文指出,若以市值計價,長期低利率債券的實質價值下跌可能對資產帳面產生壓力,並提及某則尚未證實的新聞,表示美方甚至考慮對零利率長期債券收取保管費,並認為若此為真,將屬「離譜」措施。他也憂心台灣目前高額美債部位可能面臨的風險,包括評價下降與金融市場波動。
連勝文強調,國民黨早在4月9日即關注相關議題,朱立倫主席也公開提及匯率與美債問題,反映出黨內對國際財經情勢的重視。他認為,美方根本目的是降低貿易逆差與債務負擔,因此對台政策的出發點可能與台灣預期不同。
連勝文指出,「若不了解對方的立場與目的,便無法準確掌握自身應對空間。」他呼籲政府應更清楚掌握美方政策動向,並審慎評估美債相關風險,避免因判斷失誤而衍生更大經濟代價。
連勝文也質疑,政府高層是否有在政策實施前就預測到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並批評目前行政團隊與特定政治人物忙於內鬥與罷免,忽略了應對經濟變局的準備。
連勝文表示,他懷疑這些有權力的官員是否真的有預測,或準備面對美方政策所引發的衝擊,美方尚未正式公布政策前,政府便已大力推動台積電赴美設廠,根據川普所言投資規模達2000億美元,台積電則稱為1000多億美元,令人感到不合理與突兀。
連勝文指出,自己多年在美國工作、經商的經驗讓他深知,美國人尤其是具有種族優越感者,談判策略並不強調雙贏,而是「贏家全拿」的心態。他形容:「美國人不會說留一點給你,沒有這種事,直到他滿意為止。」
連勝文分析,目前面臨的最大危機其實是匯率問題,雖然美債可能對一般民眾的影響較不明顯,但台幣升貶與匯率波動將直接衝擊中小企業的生存。他擔憂,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去中化的背景下,企業被要求赴美設廠,但台灣中小型衛星廠商是否有能力跟進仍是重大疑問。
連勝文強調,雖然像鴻海、英業達、金寶、仁寶、聯電、台積電等大公司有能力布局海外,但周邊供應鏈能否同步轉移是問題關鍵。他質疑,若這些中小型廠商無法配套跟上,將對整體產業結構與就業市場造成嚴重影響,進一步牽動民生與家庭生計。
「川普就是要達到他的目的。」連勝文認為,面對這樣的國際政策變局,台灣應該思考應對策略,協助本國產業進行必要調整。他指出,外界應關注關稅調整對產業的實質衝擊,關稅下降所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雙邊貿易,而是全面性的,「關稅下降之後,有多少人會去買美國車?除了Tesla之外,我不覺得有很多人會買。」
連勝文說明,自己曾在美國駕駛大型汽車,「像戰車一樣」,但這類車輛在台灣因為體積過大並不實用,除了特斯拉等少數電動車有機會被台灣市場接受,多數美國進口車種實際銷量恐怕有限。最後他提醒,關稅的調整不只影響美國,也牽動歐洲、日本、韓國等其他貿易夥伴,關稅機制的變動不僅牽涉一國雙邊關係,更會影響整體貿易體系的平衡,因此這是一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情勢。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直言「脫中入北」對中小企業困難重重 連勝文:供應鏈及通路是挑戰
中午來開匯/籲民眾站出來投不同意票 連勝文:反罷免是為制衡濫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罷綠委新北檢聲押領銜人等 6人3到20萬元交保
(4 小時前) -
羅智強遭控木可翻版!他再爆這排行衝第一
(4 小時前) -
民進黨3作法防滲透 民眾黨:早制定黨公職赴陸準則
(4 小時前) -
朱立倫明新北徒步挺罷免 新北黨部:藍軍絕對無畏無懼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