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04-28 | 匯流新聞網

【應變美關稅2-2】台灣自行車市場主力在歐洲 周淑芳:朝永續貿易方向努力


【應變美關稅2-2】台灣自行車市場主力在歐洲 周淑芳:朝永續貿易方向努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台灣自1990年代即享有「自行車王國」美譽,其中,又以中彰南地區為全球高級自行車生產與研發重鎮,從成車到零組件之輪胎、車架、煞車系統、鏈條、輪圈等。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年自行車產業國際市場受疫情、戰爭、通膨影響,產值衰退37.79%,但年產值仍有1881.73億元;且歐盟進口電動輔助自行車(以下簡稱電輔車)約86.5萬輛,台灣即佔40.3萬輛,占歐盟總進口量的46.60%,為歐盟電輔車第一大進口國。


台灣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副秘書長周淑芳表示,台灣自行車產業早已展開全球產業鏈布局,透過台灣、大陸、越南、柬埔寨與歐洲等地的分工整合,建構高度韌性的跨區供應鏈,強化抗風險能力,但面對美國高額出口關稅,公會將持續倡議全球將自行車納入環境友善產品協定(EGA)範疇,呼籲朝「零或低關稅」的永續貿易方向努力。


周淑芳表示,台灣自行車產業在2024年完成了大部分庫存去化,原預計2025年市場逐步回溫,特別是在中階實用型產品的需求帶動下,整體市況朝向「穩中向好」;但美國針對台灣產品課徵32%對等關稅,確實對我國輸美產品造成重大衝擊。


周淑芳指出,以過去貿易政策變動經驗來看,新關稅結構通常會在3到6個月內逐步反映到美國通路端與消費價格中,特別是電動自行車與中高單價產品,毛利結構有限的品牌商將被迫轉嫁部分成本。她說,這段期間消費者會感受到售價調升或促銷活動減少,進而影響銷售動能。



【應變美關稅2-2】台灣自行車市場主力在歐洲 周淑芳:朝永續貿易方向努力


根據2025年台灣自行車輸出公會同業公會統計,1月出口至美國自行車數量21360台、平均單價672.22美元;歐盟則是13209台,平均單價1159.73美元。美國量體最大,但歐盟是台灣自行車輸出最大地區。


美利達工業代理發言人吳明風表示,美利達主要市場在歐洲,佔集團45至50%,目前訂單生產都無影響,其Specialized品牌在美國約佔集團營收1成,基本影響相對小,針對關稅10%,看這3個月市場反應狀況因應,會與客戶探討後續關稅問題。


巨大集團代理發言人陳美惠坦言,美國對等關稅每日變化,任何規劃變數都很大,目前美國營收約占比9%、歐洲則是40%以上,須等到較明朗時才會對外說明。


兩大品牌評估,依目前去化速度、並以歐洲市場為主力情況下,約第2季至第3季左右會平衡庫存;至於電輔車部分,是今年主力亮點,未來也會看市場狀況做因應。


「只要零關稅,都能幫助產業發展。」周淑芳表示,自行車屬於綠色載具,台灣高階自行車優於全球,故公會過往曾申請EGA,但後來計畫終止就不了了之。她呼籲政府,可與其他國家談論相關貿易協定;整體而言,只要產業團結、策略清晰,台灣仍具備極佳的品牌價值、產品信賴度與創新能力,希望能在全球變局中穩健轉型。


至於有關美國關稅豁免期,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補充,交通部航港局在4月18日召開海運運輸平穩小組會議,經3大航商(陽明、長榮與萬海)說明目前貨櫃艙載率、到港時間皆趨於穩定,豁免90天是指自4月10日00:01算起,將截至7月9日00:00結束,豁免時間點基準為自抵達港口報關後或自保稅倉庫提貨出來開始;到港美東天數約需花14至18天左右、到港美西天數因繞行巴拿馬運河,約需花44至48天,呼籲需要出貨至美西港口的業者,盡早抓時間提早裝櫃出貨。


照片來源:取自自行車協會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應變美關稅2-1】自行車產業恐第3季受影響 公會推3趨吉、1避險策略


車牌繳銷變報廢? 台中區監理所:辦理有誤當日可取消重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