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玉珍憂《危老條例》容獎落幕 吳欣修:規模獎勵接棒程序再簡化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將近600萬戶,但都更進度慢、內政部《危老條例》容積獎勵也將在5月11日到期,立委麥玉珍今(8)日表示,台灣位於地震帶上,面臨隨時會襲來的天災,房子何時才能安全呢?人民何時才能安心呢?呼籲政府積極改善不足的問題、強化政策的可行性、提高目標的達成率,還給人民一個安全的居住空間。
「人民的居住安全不能等,都更或危老制度改善不能只是口頭保證。」麥玉珍表示,政府都更說了20年、危老上路也快10年,但重建的速度卻不如法規條件變化得快,其中,《危老條例》將到期,接續政策應要讓民眾有感。
麥玉珍認為,居民因為對都更及建商的資訊不足和不信任感,不同意比例高,導致都更難以進行,對於危老與都更進度緩慢,政府是否有改善政策或機制?她建議,可以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負責協調糾紛,例如設置「社區更新顧問制度」、「都市更新融資擔保基金」等,提高居民信任度與實行效率。
國土管理署署長吳欣修表示,時程獎勵落幕,是因不希望過去規模小的重建案去適用高容積獎勵,所以在規模獎勵上將取代時程獎勵,後續修法也會一併納入。至於當中是否有程序可以簡化,會於修法中一併提出,協助後續危老案件速度越來越快。
另外,針對都更,吳欣修指出,各縣市量能和型態都不一樣,故鼓勵地方政府整合到一定比例時,就應該主動介入,法規內都有訂定地方可以成立都市更新審議及協調委員會的機制去處理。他進一步補充,國土署未來會持續檢討,調整地方政府介入時機,將與地方政府開會檢討。
內政部指出,未來將以「規模獎勵」接棒,只要能整合鄰地共同開發、擴大基地規模,最高可再獲得10%容積獎勵,現行危老容積獎勵辦法仍包括智慧建築、耐震設計、綠建築與無障礙設施等項目,依條件可獲得2%至10%不等的額外獎勵。若以危老容積獎勵的總額上限為基準容積的30%,再加上規模獎勵,最高可達40%,對有意重建住戶而言,仍具有相當誘因。
照片來源:麥玉珍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追思日本技師八田與一 賴總統肯定對台多方面貢獻
(22 分鐘前) -
民眾展示納粹符號手勢 外交部:極少數不能代表台灣
(25 分鐘前) -
德國譴責朱立倫 被他挖出州長這篇文狠打臉
(27 分鐘前) -
卓榮泰:全力爭取最好談判結果 盼僑民為台發聲
(28 分鐘前) -
朱立倫「納粹說」惹議!議員批藍顛倒是非
(4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