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普貿易政策4主軸 賴清德:擬洽簽雙邊協定、推動產業升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可能重啟「對等關稅」政策,並擬針對半導體課稅,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正以嚴肅態度應對此一挑戰,透過談判爭取降低關稅,並尋求雙邊貿易協定的可能性,同時深化台美經濟合作,轉危機為轉型升級的契機。
賴清德指出,他長期關注川普及其幕僚對媒體的談話,研判其貿易政策的4大主軸:一是希望解決美國財政問題,包括高達36兆美元的國債與每年2兆美元的赤字壓力;二是為因應中國崛起而推動美國再工業化;三是力圖讓美國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四是以經濟主導外交,期望確保世界和平,減少戰爭風險。
「若美國對台灣加徵32%關稅,將是對我國產業的重大衝擊。」賴清德直言,台灣選擇不採對抗,而是透過談判方式降低關稅,並配合採購美國產品、增加對美投資、處理非關稅貿易障礙與產地標示問題,降低雙邊貿易逆差。他也強調,這次談判不僅是挑戰,更是機會。
賴清德說,政府目標包括:一、從零關稅出發,爭取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二、鼓勵台灣企業赴美投資,協助美國推動再工業化與AI戰略,同時促進台灣產業升級,強化台灣在美國經濟中的結構角色。他重申台灣產業戰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認為東拓北美、深化對美經貿關係正當其時。
針對對等關稅衝擊,政府已編列93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另提出4100億元特別預算,涵蓋「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4大方向,已由行政院會通過,將送交立法院審議。
至於美國是否對台積電徵收《232條款》關稅,賴清德指出,台積電赴美設廠是基於顧客需求,與關稅政策無關,若美方貿然課徵關稅,恐將削弱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赴美投資意願,此一訊息將持續與美方溝通說明。
賴清德指出,台灣出口美國商品中,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占比高達65.4%,主要供應NVIDIA、AMD、Google、Apple等美國科技龍頭,並非最終消費財。這些產品對美國推動AI與再工業化具關鍵性,台灣願與美國深化合作、共創雙贏。
賴清德最後強調,台灣除積極推動經貿合作,也將持續增加國防預算與軍事採購,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並與民主盟邦合作,確保區域和平穩定,這也是川普政府政策中所重視的一環。
照片來源:總統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容南鐵地下化被抹黑 台南都發局怒批柯妻陳佩琪「竹篙湊菜刀」
擴大農產品、能源、國防採購 龔明鑫籲美方儘早通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不滿被說「一龍二鳳」 綠委向韓國瑜抗議
(30 分鐘前) -
陳宗彥獲判無罪 國民黨:司法早已不是公正審判天秤
(33 分鐘前) -
519白恐記憶日將至 蘇貞昌展示美麗島大審卷宗
(34 分鐘前) -
中華鯤鵬會借校園場地推動認知統戰 行政院:教育交流不應有政治目的
(4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