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5-14 | 匯流新聞網

核三即將除役 賴清德:台灣邁入非核家園新時代


核三即將除役 賴清德:台灣邁入非核家園新時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民主進步黨今(14)日召開中執會,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會中指出,隨著核三廠二號機預定於本週六(17日)除役,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的新時代,這是歷經多次公民運動與朝野共識所累積的成果。


賴清德回顧台灣「非核家園」政策的歷程,從1979年三哩島、1986年車諾比到2011年福島核災,國際重大核災事故促使台灣社會逐步形成反核共識。他並提到,早在2002年擔任立委時,與時任立委賴勁麟共同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將「非核家園」明定為國家政策目標。


賴清德指出,2011年福島核災後,時任總統馬英九即宣布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2014年,在全國反核聲浪高漲下,政府宣布核四封存,背後都是來自公民社會的力量,包括貢寮、蘭嶼等地的反核運動,支撐台灣走到今日。


然而,賴清德也批評,立法院昨日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將核電使用年限由40年延長至60年。對此他強調,即使依新法,核三二號機也不可能「直接延役」或「立即重啟」,仍須經過實質審查。


賴清德表示,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府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穩定供電與開發多元綠能。他指出,核三二號機除役後,今年將有多座燃氣機組陸續上線,總裝置容量為480萬瓩,是核三二號機的五倍。此外,綠能占比亦逐年提升,截至目前再生能源發電已接近30%,而核電僅剩不到4%。


針對部分擔憂除役後供電不足,賴清德表示,根據台電預估,未來即便AI產業擴張,至2032年台灣仍可穩定供電,且空氣品質也未因核電廠除役惡化,PM2.5濃度更從2013年的24.0降至2024年的12.8。


對於核能政策未來的可能性,賴清德表態,政府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轉型的方案與討論,但所有改變須符合「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項前提。他強調,民進黨是民主且負責任的政黨,將以科學、務實及民主的方式處理核能議題。


賴清德最後表示,台灣即將站上「非核家園」的新起點,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與經貿重組的挑戰,更需珍惜過去的社會共識與努力,攜手讓台灣繼續向前。


照片來源:民進黨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分析川普貿易政策4主軸 賴清德:擬洽簽雙邊協定、推動產業升級


中午來開匯/軍公教配合查核度逾99% 邱垂正示警:中國推融合發展混淆認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