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成立前進協調所 持續堰塞湖溢堤災後復原工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24)日上午9時召開第10次工作會報,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依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雖然颱風已於昨日晚間8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仍要落實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狀況監控,及後續復原工作。統計至今天下午4時,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死亡人數達14人、失蹤124人、受傷18人,疏散撤離人數則為5755人。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因應堰塞湖溢流後救災復原工作,已指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至花蓮縣成立光復鄉前進協調所,並指示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官,協助花蓮縣救災及復原任務,幫助居民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劉世芳指出,目前至少還有124名失聯民眾,已要求消防署與花蓮縣政府,確認中央支援項目,以利分配國軍、各部會及各縣市支援人力,提高救災效率。目前仍有約4378戶停水、7戶停電及199戶室話待修復,經濟部須在安全狀況下持續搶修。
劉世芳提醒,目前仍有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等3縣市,共開設20處收容處所收容777人。內政部將持續督導並協助地方政府,做好收容及物資供給工作,務必在安全無虞情形下,才可讓民眾返家。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則須視花蓮縣政府需求,調度台東縣遺體袋及民間冰櫃支援,並由環境部及國軍調度環境清潔、消毒等人員設備器材,協助清淤等環境清理,避免發生疫情。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至於有關堰塞湖形成及應變措施部分,由於堰塞湖於7月21日形成後,農業部即進行相關調查監測工作,及壩頂減災工程可行性評估,邀集多次專家會議討論,考量位於偏遠山區,並無道路連通,以重機具開挖、架設虹吸管等方案,短期難以執行。
至於以炸藥爆破壩體方案,因壩體土方體積達2億立方公尺,長度達2.3公里,而且考量恐擾動壩體及邊坡不穩定性而衍生大規模崩塌,評估後並不可行。溢流後影響下游部分,農業部及內政部分別委託陽明交大與臺灣大學團隊,評估影響範圍並劃定區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9月21日,召開會議決定後,評估花蓮縣需疏散撤離約1800戶,並提供相關圖資,以利花蓮縣政府執行疏散撤離工作。
照片來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花蓮縣府挨批撤離不力 綠議員也認為有難度
(39 分鐘前) -
誰截圖外流民進黨團對話?鍾佳濱曝群組現況
(46 分鐘前) -
花蓮光復鄉災情慘 1樓全毀淤泥滿到2樓畫面曝光
(57 分鐘前) -
1架次共機5艘共艦擾台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