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沛君脫口「有災民沒吃便當餓死嗎?」惹議 吳思瑤批:沒救災還傷害災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花蓮縣光復鄉災後物資湧入,因縣府人員要求必須持「災民識別證」才能領便當,引發物資分配不均、熟食被迫丟棄的爭議。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更說出「災民和志工有哪個是因為沒吃便當餓死嗎?」的言論。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1)日表示,國民黨發言實在傷透災區人民的心,同理心是從政者應當有的基本要件,沒有認真救災就算了,還說出傷害災民的言論。
鍾沛君於節目上稱,「我們可以繼續在這裡爭執那1萬個便當浪費掉多可惜,縣府怎麼樣沒有把這些便當送到人民手中……那我就問一句,目前為止不管是災民或志工,有哪個人因為沒吃便當餓死嗎?沒有。」該言論一出立刻引起輿論抨擊。
吳思瑤指出,明明有志工願意挹注、有義煮團願意協助災區提供膳食,為什麼花蓮縣府要捨近求遠,還要花費公帑採購便當?「請花蓮縣府說清楚,為什麼要無視於志工團的善心,刻意支用公家預算採購便當,連簡單的飲食問題都沒辦法解決,花蓮縣政府的執行力真的很值得商榷」。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也表示,災後第一線最需要的是同理心與支持,而不是用冷嘲熱諷的態度面對災民的痛苦。她強調,災民不僅承受財物損失與生活不便,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被尊重,任何一句輕率的話語都可能讓人感到再次受創,身為民意代表,更應謹言慎行,展現對受災民眾的關懷。
台北市議員陳慈慧指出,物資分配的混亂確實需要檢討,但當地確實發生便當久置後丟棄的問題,因此應討論資源是否被有效利用。
陳慈慧表示,便當被丟掉或發不出去,代表的是制度的僵化,而不是災民的過錯,應將重點放在當地物資調派以及花蓮縣府執行的效能與效率改進上。
陳慈慧最後呼籲,各界應以災民的需求為優先,大家不分黨派齊心協助光復鄉居民能回歸正常生活,同時也會要求北市府盤點資源,盡力提供跨縣市援助。
桃園市議員魏筠則指出,災後第一要務應是「快速、有效且尊重人性」地提供援助,當災區居民已經身處混亂、焦慮與不安,縣政府不該再設下繁瑣的行政門檻,北市議員也不宜做不適當的消遣。她並提醒,災後物資分配若處理不當,不僅造成浪費,更可能傷害社會對政府的信任感。
「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讓援助真正到位」魏筠呼籲,此事件應作為警惕,進一步完善災後資源管理的制度設計。
照片來源:吳思瑤辦公室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與林俊憲「各自努力」 陳亭妃秀實力肌肉:已蹲點台南8年、37區後援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網傳救援人力暫緩赴光復 政院:並無此事
(46 分鐘前) -
民團質疑《毒防條例》修法草率 法務部:打擊毒品犯罪的決心及態度未改變
(1 小時前) -
預警保護民眾財產精準阻詐 台高檢署與合庫銀行簽署合作意向書
(2 小時前) -
吳念真暖心發聲 與陸軍攜手為花蓮災區加油
(2 小時前) -
巴拉圭環境部長訪台 簽署碳權合作備忘錄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