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5-10-07 | 匯流新聞網

中午來開匯/基北北財政建設資源差距過大 童子瑋指太離譜「基隆人不是二等公民」


中午來開匯/基北北財政建設資源差距過大 童子瑋指太離譜「基隆人不是二等公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今(7)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針對近期基隆捷運民調題目設計問題他表示,民調題目設計方式影響極大,若僅以「是否支持捷運經過安樂區」作為提問,自然會導致支持度偏高。他強調,公共建設應以責任與全局思維出發,而非被片面數據誤導,更呼籲中央、地方及新北市府「坐下來好好談」,攜手推動完整捷運網絡,讓基隆不再成為交通孤島。


童子瑋指出,民調反映民意固然重要,但題目若引導性過強,恐難真實呈現市民對整體捷運路網的看法,「要不要捷運、要不要經過安樂區?當然支持,誰不支持?但問法不同,數字就會變。」他表示,自己不願將議題淪為政治口水,希望各方放下成見、回歸理性討論,共同為基隆捷運找出務實解方。


童子瑋說明,基隆捷運的推動不只是地方需求,更是區域運輸整合的國家工程,「新北市政府非常關鍵,因為他們有捷運局,也負責汐止段的施工;但若只讓新北先蓋汐止到八堵這一段,那麼『基隆捷運永遠不會有』」。他直言,基隆既非直轄市,也無龐大財政資源與專責機構,單靠地方力量根本無法獨力完成。


童子瑋提醒,若中央與新北市各自為政,讓基隆只剩孤立的一小段路線,最終恐淪為邊緣工程,「我們會真正變成孤兒」。他呼籲中央政府應以國土均衡發展為目標,各方則應放下政治成見,以市民需求為優先,共同完成長期期待的捷運建設,「只要中央、地方坐下來談,我也願意幫忙爭取預算」。


關於基隆客運班次問題?童子瑋指出,目前基隆地區的客運業者幾乎都面臨相同問題,「只有在通勤時段班班客滿、甚至不夠,其他時段幾乎沒人搭」。他直言,市場結構讓業者難以增加車輛與駕駛,「如果你是業者,平常沒客人、只有早晚塞滿,怎麼再增加司機、再添車?不可能。」這正是基隆公共運輸難以提升服務量能的根本瓶頸。


童子瑋指出,高速公路長期壅塞更讓通勤族叫苦連天,「我今天非尖峰時段20分鐘就到台北,若正常上下班時間,我得提早一個半小時出門」。他說,這樣的交通現況已非短期能解,必須中央、地方共同規劃長遠運輸布局,「如果大家急著要改變,唯一的辦法就是坐下來好好談,真正關心基隆通勤者的需要」。


童子瑋也提到,台鐵在基隆運輸中扮演關鍵角色,但班次調度受制於「東部幹線」的運行優先順序。他說,基隆七堵站是東部幹線重要轉運點,「我們所有快車都在七堵站銜接東部線,為了讓東部幹線順暢,台鐵區間車常被迫在汐止或八堵停下來等幾分鐘,禮讓主線列車」。


童子瑋說明,這樣的調度設計造成台鐵班次無法增加,形成瓶頸效應,乘客時常面臨誤點與擁擠問題,「我們不能怪鐵路局,因為這是系統性問題,東部幹線優先權無法改變,但這也代表基隆市民每天通勤受限,這是實際存在的困難」。


針對基隆是否應與新北市合併、或進行部分行政區重劃,童子瑋表示,縣市合併、升格乃至行政區調整,都是攸關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決策,不能因地方或選舉需求而草率推動,應從國土規劃與生活圈實況出發,進行完整的法律與社會配套設計。


童子瑋指出,行政區調整涉及層面極廣,不只是法律問題,還有生活感受、居民認同與服務體系的問題。他強調,全台的直轄市與地方城市發展應一併納入討論與規劃,而非由個別地方政治人物主導,「要合併、要升格,都必須是國家長期規劃的一部分,不應只是地方想要就推」。


「基隆與新北部分地區早就是一體。」童子瑋舉例,若以生活圈概念觀察,早在日本時代,基隆郡的範圍就包含現今新北市的金山、萬里、瑞芳、貢寮等區域,「很多人到九份還以為到了基隆,這在生活上其實是自然的延伸」。


童子瑋說,從出生到死亡,許多當地居民的生活都與基隆緊密相連,「看診的婦產科在基隆、補習在基隆、悼念的殯儀館也在基隆;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法院都是基隆管轄區」。他指出,這樣的生活結構說明兩地在醫療、教育、司法、公共服務等層面原本就是一個共同體。


童子瑋強調,若真要推動縣市合併或升格,就該放眼10年、20年後,而不是為了短期選舉利益。他認為,一旦有完整的規劃與共識,合併才能減少阻力與口水,為整個北台灣地區創造更均衡、協調的發展契機。


童子瑋表示,他個人期待能將新北市北海岸幾個與基隆生活緊密相連的區域,如萬里、金山、瑞芳、貢寮等地「重新劃入基隆市」,形成更完整的生活與觀光發展圈。他強調,這樣的合併構想比行政升格更實際,「關鍵不在名稱,而在資源分配與治理效率」。


童子瑋指出,從地理與生活層面來看,萬里與板橋之間距離遙遠,治理效能自然受限,「我們老家在萬里,萬里離板橋有多遠?新北市政府怎麼管得到?」他直言,北海岸地區在新北體系中常被視為邊陲,但若與基隆合併,這些區域就不再是邊緣,而是我們共同發展的觀光廊帶。


童子瑋則認為「升格不是重點」,只要中央與地方能在資源分配與權責劃分上達成共識,讓地方政府有合理的財政與治理權限,就算不升格,也能讓城市發展得更好。他還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最根本的挑戰在於《財政收支劃分法》不合理,「資源分配不均,城市再努力也難以突破。」呼籲中央檢討財劃制度與稅收結構,確保地方政府有足夠經費與自主空間,可以推動公共建設與產業政策。


童子瑋表示,基隆是否升格為直轄市並非最重要的問題,真正關鍵在於中央與地方間的財政資源分配是否合理。他指出,直轄市只是預算多寡的問題,若能透過合理的財劃法與統籌分配制度重新調整,即使不升格,基隆仍能蓬勃發展。


童子瑋坦言,目前台北、新北與基隆三地在財政與建設資源上差距過大,「老實講,有沒有太離譜了一點?會不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二等公民?」他強調,自己並非要對立或吵架,而是希望這樣的不公平現象能被正視。


童子瑋最後呼籲,中央政府應全面檢討現行財劃制度與分配架構,建立兼顧人口、面積與區域發展差距的公平機制,「唯有讓資源分配回歸合理,地方才能真正自立成長,這才是國土重劃與城市治理的完整思維」。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指川普若能讓習近平放棄對台動武 賴清德: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中秋前夕視察嘉南 賴清德肯定公私協力助災民儘速回歸日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