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搜救花蓮失聯民眾、有效處置馬太鞍溪及其他現存流域堰塞湖

【互傳媒/記者 張玉泰/台北 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在行政院會開始前,首先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造成目前花蓮地區計14位國人同胞罹難,表達最高哀悼之意,並慰問所有家屬。卓院長強力要求中央與地方救難人員,以及各級政府工作同仁,務必全力搜救失聯中的國人同胞,希望在搶救的黃金時間內發現他們的所在,避免不幸事件繼續擴大。卓院長強調,此次災害讓國人再次體會國土韌性與防災體系都必須更強化,更重要的是,對未來類似情況,包含馬太鞍溪及其他河流的堰塞湖,如何做好檢討及處置,將是未來重點工作。
行政院會聽取農業部與內政部「樺加沙風災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案」報告,感謝農業部陳駿季部長這段時間對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進行多項應處,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疏濬整治、監控預警,也主動與花蓮縣地方政府溝通說明風險潛勢。此外,卓院長亦感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劉世芳部長,以及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長時間進駐應變中心,全力指揮調度,以最高防災標準規格,規劃疏散撤離工作,並在第一時間聯繫花蓮縣政府,說明科學模擬推估的災害潛勢範圍,提醒儘早預防性疏散撤離作業。
包括第一線警消、醫護人員、水利、鐵道、公路、電信工程、國軍官兵、各縣市政府、花蓮縣政府、鄉鎮村里基層公務人員均極度辛勞,中央各部會也同樣投入救災工作,應變中心同仁自上週末即全力以赴,不眠不休工作,特別致上最大感謝。同時,在此次風災中,行政團隊全體動員與地方高度合作,進行預先部署、對民眾採取預先有效告警,降低災害衝擊。對此,卓院長謹代表全體國人,向所有參與救災的弟兄姊妹們,表達最高敬意與謝意。
堰塞湖溢堤後,目前仍有31位民眾失聯,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持續與花蓮災害應變中心保持聯繫,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全力協尋失聯民眾。此外,此次不幸罹難者多發生在一樓,除了哀悼之外,必須查明死亡原因,才能更有效改進未來撤離工作。同時,目前仍有大量民眾安置收容中心,應考量並確保民生物資充足、各項藥品充裕、環境維護或遷移至更安全地點等,請前進協調所與花蓮縣政府合力完成改善工作。
為加速復原工作,儘速恢復居民正常生活,行政院已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賴建信次長擔任總協調官,其他多位部會次長擔任協調工作共同進駐,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地方連成一線,共同合作,調度一切可用資源,確保各部會持續對後續變化,均能具應變行為及加速復原重建。
卓院長請農業部在天候許可及考量人員安全等前提下,儘速復原在壩頂的水位偵測器,期以科技方式掌握確切資訊。不論透過航拍、無人機空拍等方式,均須完成實地勘查工作,並於確認壩體安全穩定無虞後,才可解除紅色警戒。此外,卓院長亦請農業部儘速評估並規劃未來中長程計畫,妥善排出堰塞湖剩餘水量,減少水壓對壩體的影響。在尚未完全處置完成之前,亦須更新各類可能情境模擬狀況,動態調整警戒與應變機制,強化預警系統,適時啟動必要預防性撤離工作,減低災害發生。
關於災損、農損、公共設施毀損及其他相關損失,將參酌先前0403花蓮地震專案、0726丹娜絲風災特別預算案的程序與標準,以「從優、從速」原則認定發放,也請行政院陳金德政務委員彙整後即可實施。至於堰塞湖處置方面,為求事權統一,請農業部主政,召集經濟部與行政院李孟諺顧問共同成立跨部會有效專案小組,針對馬太鞍溪及其他現存流域之堰塞湖,提出安全分析報告及可行解決辦法
衛生福利部啟動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公益募款「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該專戶已於今日上午開始接受捐款。卓榮泰院長與鄭麗君副院長、張惇涵秘書長將捐出一個月薪資所得,至盼發揮災害救助精神,結合國內外民間力量,共同協助災區復原。
最新政治新聞
-
國防部增派2000兵力救災 賴清德授權可進入民宅協助
(3 小時前) -
中科院與美商合作開發IBCS 學者:大幅提升防空韌性
(3 小時前) -
雙城論壇MOU爆仲介台人赴中 勞動局反擊
(3 小時前) -
韓國瑜率團拜會日華懇 古屋圭司:盼組最大國慶訪團
(4 小時前) -
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 國軍26日增派2000兵力救災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