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1 | 自立晚報
打詐成果 一個月全台又被騙走124億3千餘萬
(記者張廷玉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顯示,去年(2024)12月詐騙案件受理1萬7766件,財產損失金額124億3543.3萬元!而農曆期間民眾金融交易頻繁、網購需求增加,詐騙集團也蠢蠢欲動,內政部提醒,根據統計,我國春節期間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有「投資詐欺」及「購物詐欺」2種!
為確保新年平安順遂,內政部提醒大家,過年期間投資及網購應注意「慎選投資管道」、「小心投資詐騙話術」、「慎選網購平臺」、「避免購買價差大商品」及「勿與買家交易及慎選付款方式」等5個防詐小撇步,應隨時保持警惕,遇有任何可疑狀況請勿慌張,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主動求證。
在投資詐欺方面,詐騙集團發布虛假投資廣告,或透過社群媒體散播「新春優惠投資方案」等假訊息,誘騙受害者進入假的投資網站或APP,這些平台會顯示假獲利並博取信任,但當受害者準備提領獲利時,卻被要求繳納保證金或手續費,最後平台關閉,導致受害者財產損失。
在網路購物方面,詐騙集團常利用社群平台、LINE群組等非保障性管道,或設計一頁式購物網站,以低於市價的優惠吸引消費者。受害者付款後,往往收不到商品,或商品與描述不符,甚至無法聯繫賣家時才發現遭詐騙。
為確保新年平安順遂,內政部提醒大家,過年期間投資及網購應注意「慎選投資管道」、「小心投資詐騙話術」、「慎選網購平臺」、「避免購買價差大商品」及「勿與買家交易及慎選付款方式」等5個防詐小撇步,應隨時保持警惕,遇有任何可疑狀況請勿慌張,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主動求證。
在投資詐欺方面,詐騙集團發布虛假投資廣告,或透過社群媒體散播「新春優惠投資方案」等假訊息,誘騙受害者進入假的投資網站或APP,這些平台會顯示假獲利並博取信任,但當受害者準備提領獲利時,卻被要求繳納保證金或手續費,最後平台關閉,導致受害者財產損失。
在網路購物方面,詐騙集團常利用社群平台、LINE群組等非保障性管道,或設計一頁式購物網站,以低於市價的優惠吸引消費者。受害者付款後,往往收不到商品,或商品與描述不符,甚至無法聯繫賣家時才發現遭詐騙。
最新政治新聞
-
蔣友青宣布「扎根中國」 抖音開箱工作室遭酸:記得註銷護照和國籍
(6 小時前) -
國軍加薪還有第二波 顧立雄:這3類加給也該照顧
(7 小時前) -
「立即備戰操演」結束 參謀總長:國軍展現快速戰備應變能力
(7 小時前) -
「亡靈軍團」罷免連署書 國民黨台南市黨部副主委羈押禁見
(7 小時前) -
薑母鴨店東父子「轉型」實體幣店搞詐騙 雲檢起訴周氏父子17人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