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02-11 | 自立晚報

拿分屍案扯總預算 造謠者真是夠了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
高雄發生連續殺人分屍案震驚全國,但綠媒居然製造假新聞,造謠開挖化糞池得花百萬元,但藍白立委大砍今年度預算,所以無經費可以開挖。國民黨團今(11)下午立即召開記者會,痛斥綠媒居然利用慘絕人寰、人神共憤的殺人分屍案,製造、杜撰假新聞,開挖化糞池費用是高雄市政府須支付,跟中央政府總預算一點關係都沒有。民進黨政府不好好思考如何懲兇,卻拿來做政治鬥爭,毫無人性!

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沉痛地表示,今天竟然要為一篇冷血的假新聞、假訊息,召開記者會,羅智強首先要請教高雄市長陳其邁,你要不要請台北市長蔣萬安幫你挖化糞池?高雄發生連續殺人分屍案,兇嫌行徑令人髮指、人神共憤,全國民眾莫不期望嚴懲凶犯,還給被害家屬公道。結果,綠媒竟然發布假新聞,聲稱「專案小組因立法院在野黨刪除預算,導致沒錢開挖需要蒐證的化糞池。」

羅智強痛斥,綠媒再怎麼冷血,也不該到這種地步吧?如果今天此案發生在台北市,倘若真的需要開挖化糞池蒐證,是從台北市政府刑事辦案經費支出;換言之,開挖化糞池是由地方政府負擔。難道高雄市政府跟行政院請不起手語老師一樣,需要台北市政府支援嗎?事實非常清楚,基於辦案需要開挖化糞池,是地方政府必須支出的經費,跟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有什麼關係?況且,高雄市政府編列今年度預算比上年度還多,難道連挖化糞池的預算都沒有嗎?

其次,高雄市政府刑大發出新聞稿澄清,其中強調「根本沒有開挖化糞池的必要,也就沒有無經費的問題。」羅智強說,高雄市刑大的澄清稿直接認證綠媒發布的是假新聞、假消息。

羅智強指出,成百上千的謠言,不斷從綠營媒體、側翼,甚至由綠營政府、綠營政治人物散播,可以講成高雄發生如此兇殘的分屍案,是因為立法院在野黨刪除預算,導致無法開挖化糞池。再看看警政署今年歲出預算編列328億9,000萬元,較113年度增加72億元,增加幅度為28.45%。114年度預算審查後減列9,000多萬元,遠遠不及增加的72億元;羅智強要問,這樣案子就辦不下去嗎?

羅智強指出,刪除警政署9,000多萬元是媒體政策宣導費,以及「委託黑熊學院辦理民防訓練」和警察風紀相關費用。換句話說,在野黨刪掉民進黨政府假藉名目養黑熊學院的經費,這樣有錯嗎?警政署沒錢嗎?這就是綠營慣用的套路,而今天踢到鐵板,因為挖化糞池的錢,是由高雄市政府負責支出。

羅智強表示,高雄發生如此慘絕人寰的分屍命案,陳其邁市長說「泯滅人性」,結果綠媒在「冷血消費」,民進黨政府不好好思考如何懲兇,卻拿來做政治鬥爭,太沒有人性了!

藍委翁曉玲表示,高雄發生慘絕人寰分屍案,綠媒開始造謠,製造預算被刪無法開挖化糞池假新聞。事實上,除警政署114年度預算比上年度多出72億元之外,被刪減僅9,400多萬元;綠營還造謠法務部業務費預算被刪,造成檢察官無法辦案蒐證的假訊息。事實上,僅有高檢署、台北地檢署略有刪減,其他各地檢察署一毛未刪,當然也包括指揮偵辦高雄連續殺人分屍案的高雄地檢署。

其次,在統刪部分,一般事務費刪減10%,法務機關可以用其他項目自行調整,代替被刪減項目支出,不涉及檢察官偵查辦案經費。翁曉玲說,這也凸顯這次《財劃法》修正後,地方政府增加許多經費,相信未來各縣市政府有更多充裕的經費協助維繫地方治安。

曉玲指出,綠營一再對外宣稱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刪除後,會造成政府部門癱瘓無法運作,事實上根據她個人自行統計,立法院八個委員會所屬各部門所刪減預算,平均都在0.2%-0.3%之間,行政院長卓榮泰竟然對外宣稱政府將無法運作,根本就是大造謠、大謊言。實際刪減項目,大都是媒體宣傳費和首長特支費,根本不會影響法定義務支出、各項補助,以及公務員薪水。翁曉玲呼籲國人必須明辨是非,不要被大謊言所欺騙。

藍委牛煦庭表示,當初立法院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之後,民進黨政府像是著了魔似地大聲哭窮,甚至揚言退回重編。總預算遭到刪減、凍結之後,行政院哀鴻遍野,新春沒有茶點、記者會沒有手語老師,連卓榮泰院長都跳到第一線哀嚎國政推展不下去,當然各部門也就跟著上行下效,滿足行政院示範下的KPI。

牛煦庭拜託警政署,先不說挖化糞池經費由高雄市政府來負責支出,就算是編列在警政署,少量的或刪減或凍結,也不會影響即刻性業務需求,這是了解政府預算的ABC。現在,製造假新聞說藍白刪預算所以無法挖化糞池,難道也要說卓榮泰院長沒有中樂透彩,也是藍白刪預算所致?

牛煦庭指出,高雄市刑大發出新聞稿澄清,沒有要開挖化糞池,當然也没有經費不足的問題,那麼,發出所謂獨家的假新聞綠媒,又該如何處理?牛煦庭強調,遭凍結的預算,只要行政院好好提出報告,預算目標可以如期達標,立法院也會通情達理,不會為難。

如果從中央政府帶頭造謠,請問朝野如何和緩?牛煦庭奉勸賴清德總統,國政要順利推動,請中央政府從不要帶頭造謠開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