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5-08-16 | 自立晚報

台美232條款關稅談判應未雨綢繆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表示,他將在兩周內,制定半導體關稅,最高可能達到300%,不論屆時半導體關稅究竟多少,已顯示目前台美涉及半導體關稅的232條款的談判非常艱辛,並不順利,結果可能會重擊我國半導體產業,政府有必要適度將目前台美有關232條款,以對等關稅談判的現況,向國人說明,集思廣益,並規劃如何防止談判失利,重創半導體產業及經濟發展等諸多問題。

232條款談判嚴竣
川普是在本月15日,搭乘空軍一號前往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途中,向隨行記者作了以上的表示,他說:「半導體關稅新制,將採取先低後高」策略,稅率最高可能達到300%。他坦言,關稅政策將採取分階段實施,目的是吸引外企赴美建置產能,待產能建置完成,即大幅提升關稅,限制進口。

值得重視的是,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預估為新台幣6.5兆元,將成長22.2%,增幅高於原預估的19.1%,主要是IC製造和封測表現,優於預期,其中台積電在人工智慧(AI)相關需求持續增溫下,今年美元營收成長幅度從原先的24%至26%,將調高到約30%所致,這是台灣半導體產值優於預期的主要因素。

半導體產業攸關經濟發展
另外IC封裝和測試業,今年產值將分別達到4803億元及2305億元,成長13.5%,以及15.2%,都有不錯的表現。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指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製造業及出口的最重要的動能,近10年附加價值成長3.75倍,年複合成長率達14.1 %,是當前我國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動力,如果半導體產業受創,將重傷台灣經濟發展。

美國今年8月7日實施的對等關税,台灣部分是「20%加N」,亦即在新税率20%之外,再加上各類商品的原關税稅率,使得台灣適用的稅率,遠高於我國主要的貿易競爭對手日、韓,其分別只有15%,台灣外貿的競爭力大幅削弱,不少產業發生生存危機。

對等關稅陷困境
政府公開表示,「20%加N」只是「暫時性」的,目前還在美國232條款有關半導體產業關稅稅率談判中,合併談判對等關稅,希望美方能夠取消附帶的疊加稅率,但是從川普本月15日的談話,已明顯傳遞台灣有關232條款半導體關稅的談判,並不順利,潛在風險極高。
美國232條款是1962年「貿易擴張法」中的一條,意即美國商務部在調查後認定,進口商品的數量或其他情況,如果「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總統可以限制商品進口,或與貿易夥伴進行談判。由於本條文爭議性極大,自「貿易擴張法」實施以來,美國僅26次啟用本條款,作過貿易談判。

232條款是否貿易壁壘
川普引用本條款,企圖針對半導體產業全面強化控制力。細審232條本質上是一種貿易壁壘,其重點在於維護和強化美國對某些關鍵產業的掌控能力,避免在戰時或供應短缺時依賴進口,而影響國防或重要產業發展,條文本身爭議性極大。

川普首先針對台積電,要求赴美設廠,並聲稱台積電已同意投資2千億美元,設立三座先進的晶片廠。意猶未盡,美國商務部在今(2025)年4月,以「國家安全」為由,公開宣稱半導體晶片、封裝器材、晶圓、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含晶片之上、中、下游等產品,全部產業鏈都將列入調查範圍。
##啓動232條款含蓋半導體產業鏈

川普政府啓動232條款的調查執行,很明顯就是除了台積電「必須」在美國設廠之外,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不論上、中、下游,都必須到美國設廠,才能豁免高關稅,俟美方建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研發及生產能力之後,再以高關稅壁壘,阻止其他國家生產的半導體產品進口。

如此一來,美國將完全掌控半導體產業,以及未來科技及經濟發展的優勢,台灣將完全失去半導體產業的研發及生產能力,遑論經濟發展。目前尚有半導體產業優勢的日、韓、荷蘭等半導體國家亦然,都將拱手讓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機會。

人民應知關税談判現況
台美關稅談判正在深水區,不論232條款或「20+ N 」的對等關稅談判,目前看來進行並不順利,且風險極高,政府的談判人員備極辛勞可想而知,然而,如何廣納賢才,集思廣益,並集中力量協助政府渡過談判難關,政府有必要適度釋出談判訊息,讓企業及民眾了解,避免屆時措手不及,傷害更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