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 軍聞社

(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8日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博士班創作展「IF?」即日起至5月1日於臺師大德群藝廊B廳展出,展出18件結合理論與實作的作品。策展人吳少校以國防部文宣角度切入,試圖透過敘事性設計探索軍隊文宣的創新可能性,並引導觀眾重新思考軍隊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策展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博士候選人吳少校,以「假如(IF?)」為概念核心,指出軍隊的本質包含不可逆的死亡風險,當任務或戰爭來臨,將無法回頭。他藉由「假如」的設計思考,融合複合材質堆疊技術,打造出一系列作品,邀請觀眾透過視覺與感知經驗反思軍隊角色與社會價值,深化國防教育意涵。
展覽中,《Action》、《Happenings》、《Characters》、《Settings》系列共16件互動作品最受矚目。吳少校以職業軍人視角,運用Chatman敘事結構理論,結合青年日報授權的文獻及照片,設計出可由觀眾自由置換的互動展板,並同步提供文本對照,讓參觀者能藉由重構敘事,與展覽空間產生對話,進一步體悟國防文宣的深層意義。
師大德群藝廊「IF?」創作展 聚焦軍隊敘事與國防意識

(軍聞社記者莊家豪臺北28日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博士班創作展「IF?」即日起至5月1日於臺師大德群藝廊B廳展出,展出18件結合理論與實作的作品。策展人吳少校以國防部文宣角度切入,試圖透過敘事性設計探索軍隊文宣的創新可能性,並引導觀眾重新思考軍隊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策展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博士候選人吳少校,以「假如(IF?)」為概念核心,指出軍隊的本質包含不可逆的死亡風險,當任務或戰爭來臨,將無法回頭。他藉由「假如」的設計思考,融合複合材質堆疊技術,打造出一系列作品,邀請觀眾透過視覺與感知經驗反思軍隊角色與社會價值,深化國防教育意涵。
展覽中,《Action》、《Happenings》、《Characters》、《Settings》系列共16件互動作品最受矚目。吳少校以職業軍人視角,運用Chatman敘事結構理論,結合青年日報授權的文獻及照片,設計出可由觀眾自由置換的互動展板,並同步提供文本對照,讓參觀者能藉由重構敘事,與展覽空間產生對話,進一步體悟國防文宣的深層意義。
最新政治新聞
-
-
被搶賀電內容曝!綠轟:關你們中國人什麼事
(28 分鐘前) -
德籍男見鑰匙放車上偷走BMW 被逮高喊「要測試德國車安全性」
(47 分鐘前) -
中國意圖搶世大運賀電 卓榮泰:戳破統戰手法
(47 分鐘前) -
罷免投票倒數 民進黨團籲公民反制奧步出門投同意票
(5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