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9° )
氣象
2025-11-26 | 軍聞社

三總3D列印輔助顱顏重建 跨科團隊修復高難度創傷

三總3D列印輔助顱顏重建 跨科團隊修復高難度創傷
(軍聞社記者李恬恬臺北26日電)隨著醫療科技與團隊協作的進步,整形外科不再僅止於「美的雕塑」,更成為重建生命尊嚴的重要力量。三軍總醫院今日召開記者會,由整形外科徐國峰主治醫師分享案例,整形外科團隊結合3D列印輔助導航技術與跨專科整合治療,成功完成多起高難度顱顏重建手術,展現臺灣顱顏重建醫療的領先實力。

徐醫師分享,一名被轉送進三軍總醫院燒燙傷中心的槍傷患者,顏面嚴重受創,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直接暴露。醫療團隊立即啟動跨科部治療會議,進行結合科技與人性的多階段重建治療。

徐醫師指出,傳統顱顏重建手術需仰賴醫師經驗,反覆修整骨骼角度,耗時且密合度受限。因此,整形外科團隊運用3D列印模型輔助手術規劃,在術前以虛擬重建技術模擬下顎、額鼻骨等結構,術中依模板精準切割骨骼,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並提升重建準確性。

徐醫師說明,在這位嚴重顱顏創傷個案中,患者因外傷導致顏面骨折與多重軟組織缺損,治療團隊整合神經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胸腔外科與整形外科等專業力量,分階段進行清創、顱骨重建及皮瓣修復。

其中,整形外科以股前外側游離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重建鼻中隔與硬顎缺損,神經外科則負責顱骨清創與人工腦膜覆蓋,最終達成外觀與功能的雙重修復。術後皮瓣存活良好,歷經多次皮瓣整形與內視鏡追蹤,病患恢復呼吸與進食功能;後續接受鼻重建手術,恢復良好外觀。

徐醫師表示,在這個案例中,醫療團隊以「Replaced like with like」為原則,創新運用3D虛擬模型,重建出患者缺損的額鼻骨,並依據「面部黃金比例」設計支撐性植入物的各種角度與長度,結合手雕肋骨重建與結構式隆鼻技術,讓患者重獲自然立體的五官比例。這項技術的導入應用不僅提升外觀重建的精準度,也象徵整形外科從功能重建邁向「醫學美學」的新里程。

徐醫師強調,重建成功的關鍵在於「即時評估、跨科合作與精準計畫執行」,展現三總在多專科協作與重建醫療上的整合作為,此外,也有賴於三總整形外科重建團隊背後「燒燙傷中心BC-ICU」與「國家皮庫」的支持,從急診救治、手術計畫到術後照護,每一環節都提供高度的專業支援。

徐醫師進一步表示,未來隨著Brainlab顱顏導航系統等高階設備引進,醫師透過虛擬手術規劃與即時導航,能在顱顏重建、顏面骨折及腫瘤切除後重建中,達到更高精準度與安全性,不僅提升醫療品質,也為病患開啟重生的新契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