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國產品洗產地 林岱樺籲導入GS1國際標準 守護MIT清白與國安底線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面對全球貿易爭端加劇、美中貿易緊張升溫的情勢,立法委員林岱樺今(23)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中指出,政府應建立積極、具體的「防洗產地」機制,以保護MIT產品,這不僅可以維護MIT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更攸關台灣產業轉型與生產國安防線。
林岱樺指出,經濟部雖提出「加強監測、加嚴裁罰、配合調查、強化宣導」等四大應對方向,但多屬宣示性質,欠缺具體執行架構。她建議應比照歐美作法,推動GS1(Global Standards 1)國際標準與「Sunrise 2027」計畫,全面升級至具資訊追溯功能的2D條碼,以制度化手段有效防堵洗產地問題。目前已有美、英、日、澳洲等國推行,台灣不應缺席。
政府近年推動的「農業數位轉型」、「農產品履歷」、「食安五環」等政策,她認為導入GS1應與上述政策銜接,形成橫向整合、國際對接的全方位戰略,從農場、加工、運銷到出口,一條龍提升產業透明度與信任機制。
以台灣鯛(吳郭魚)為例,林岱樺指出,現行僅憑產地標章無法辨識真正來源,難以保障MIT農漁產品清白。她建議政府應結合GS1與農業DNA資料庫,建立農產品「DNA條碼」,精準區隔原產地,確保MIT農產品的真實性與可追溯性,進一步鞏固MIT農產品牌在國際市場的信譽與價值。
她要求經濟部與農業部啟動跨部會合作,評估是否能以GS1 Sunrise計畫作為防範中國產品洗產地的工具,同時協助推進台美關稅談判與台灣產業升級。此計畫若結合低碳化、節能減排與產創平台等政策,可望創造永續經濟與品牌價值雙贏局面。
林岱樺強調:「在地製造、原產地證明與產品透明度,是台灣MIT品牌在國際貿易中維持信任與競爭力的關鍵。」政府應主動推動具結構性的策略,不能讓中國產品鑽漏洞、混淆視聽。國家要用追溯系統守住MIT的清白,用建立標準提升產業的未來。(圖╱林岱樺立委辦公室提供)
最新政治新聞
-
【TPOC調查】蔣萬安喊倒閣引在野分歧 最新聲量數據曝:支持度近3成
(22 分鐘前) -
曝對美經貿談判第一階段順利 賴清德:政府全力保障國內產業權益
(29 分鐘前) -
克什米爾恐攻已26死 駐處經查暫無台灣人傷亡
(40 分鐘前) -
台聯:藍白藉在野聯合重塑形象 顛倒是非徒增混亂
(53 分鐘前) -
前環保署主管涉性侵遭羈押 監院:已促機關落實防治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