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廢死公投案通過 預計8月23日舉行公投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立法院於16日處理國民黨團提出的「反廢死」公投提案,歷經朝野辯論與表決後,以贊成54票、反對48票通過,預計於8月23日舉行公投。消息一出,不少民眾直言終於能替被害者討回一點公道。
「台灣的政府太寬容了,犯罪者殺人還能活著,這哪裡是公平?」一位網友在社群論壇上寫道,「說什麼人道主義,難道死者的生命就不值得被尊重?」
許多民眾質疑,現行法律對重大暴力犯罪過於寬鬆,甚至成為加害人逃避死刑的漏洞。有網友痛批:「只要開一張精神病證明,就能躲過死刑,然後關幾年就放出來。等他再犯,又有誰來承擔責任?」
近年社會矚目的幾起案件,也再次讓民意沸騰:
2014年鄭捷北捷隨機殺人案造成4死22傷,鄭捷犯後態度冷漠,社會強烈要求速審速決,但司法程序冗長拖至2016年才執行槍決。
2016年小燈泡命案,王景玉當街持刀斬殺四歲女童,案件因精神鑑定爭議審判多年未定讞,引發被害家庭長期二度傷害。
2023年張博鈞弒母碎屍案,兇手手法兇殘,卻聲稱精神疾病妄圖規避死刑,引發社會廣泛爭議與恐懼。
「如果不是自己親身經歷,根本無法體會被害者家屬心中的痛。」一位曾參與街頭連署的媽媽哽咽說道,「法律不嚴,就是對好人不公平!」這種不公平也會造成社會的惡性循環。有民眾呼籲,台灣應效法如新加坡等法治嚴明的國家,對重大惡性犯罪採取零容忍態度,以真正維護社會安全。「殺人還能活著,甚至還有團體替他們請命,這已經不是文明,而是社會病了!」一名市民憤慨表示。
根據多項民調顯示,超過七成台灣民眾反對廢除死刑,此次反廢死公投案的通過,被視為民意反撲、正義伸張的重要指標。儘管公投結果仍有變數,但對於那些期待正義降臨的受害家庭來說,無疑是一道遲來的曙光。(照片翻攝台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臉書)
最新政治新聞
-
-
總統就職將滿1週年 本土社團關注轉型正義
(30 分鐘前) -
傳林昶佐將任駐芬蘭代表 他批缺專業又閃兵
(37 分鐘前) -
世壯運開幕編織袋爆中國製!執委會回應了
(56 分鐘前) -
台東風電爭議未解 莊瑞雄:地方沒共識別想貿然強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