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 國台辦:構建對台系統性新聞發布流程

【記者 張達威/台北 報導】第四屆「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17日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匯聚大陸多個部門新聞發言人共同探討新聞發布策略與實務經驗。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局長兼發言人陳斌華在會中指出,國台辦目前已建立完備的新聞發布及輔助機制,強調對台新聞工作堅持「不迴避問題、不自說自話」,力求回應媒體關注與民眾關心,呈現大陸對台政策立場。
陳斌華指出,國台辦結合輿情監測分析、新聞口徑分工、集體討論與傳播成效評估等輔助機制,構建出一套系統性的新聞發布流程。他強調,近年來對台新聞工作始終把握「我們想說的、媒體關注的、公眾關心的」三者結合,對焦大陸中央精神、熱點主題與社會關切。
陳斌華也提到,對台新聞發布的對象涵蓋兩岸民眾、港澳同胞乃至國際社會,「更多面對的是島內社會」。目前國台辦例行記者會皆全程直播,對中外媒體全面開放,記者提問不設時長與次數限制。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49.7萬則報導透過自有平台與海內外社群媒體發布,累計曝光量高達59.31億次。
在接受央視新聞專訪時,陳斌華表示,作為國台辦發言人,必須在「反對台獨、制止台獨冒險行徑」上表明嚴正立場,並適時作出鄭重宣示。他透露,近期國台辦發布內容中,針對「揭批台獨挑釁」與「揭批外來干涉」的比重正逐步增加。
論壇開幕式由中共中宣部對外新聞局主辦,中宣部副部長莫高義出席致詞。他指出,中共二十大以來,中國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國際形勢,新聞發布需展現中國立場、方案與力量。他坦言,目前大陸新聞發布工作仍存在不平衡與不適應問題,例如對新聞發布角色認識不足、關鍵時刻缺位失語、發布內容針對性與貼近性不夠,導致媒體與群眾關注度低。他呼籲新聞單位應加強事件應對與輿情處理的協同機制,強化「做」與「說」的聯動,及時透明、搶占輿論主動權。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亦在論壇中指出,當前國際輿論場中,「真實性與穩定性成為稀缺品」,唯有主動發聲、搶占第一落點,方能掌握話語權。他強調,發言人是無聲戰場上的戰士,「面對惡意抹黑與攻擊,必須挺身而出,捍衛國家利益與民族尊嚴」。
據了解,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自2016年首次舉辦以來,先後於2018年、2023年舉行,今年為第4屆,主辦單位首次由中共中宣部對外新聞局接棒。論壇旨在強化政府部門對新聞發布角色的認知,提升在輿論場上的表達能力與影響力。(照片翻攝畫面)
最新政治新聞
-
-
總統以併購喻兩岸互動 藍指準備賣台、綠批斷章取義
(6 小時前) -
減少詐欺降低財損 台高檢與台新銀行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合作意向書
(6 小時前) -
債務糾紛談不攏槍擊殺人 凶徒投案屏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6 小時前) -
名家》楊威利/印巴空戰「成功不必在我」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