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1° )
氣象
2025-05-28 | 台灣好報

林岱樺轟農退儲金制度失靈 部長允諾「補助掛勾+彈性退場」改革上路!

林岱樺轟農退儲金制度失靈 部長允諾「補助掛勾+彈性退場」改革上路!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林岱樺質詢農民退休儲金條例修正,陳駿季部長允諾將補助獎勵措施鏈結農退儲金,並增列彈性結算制度,以鼓勵農民參加儲金。

針對農民退休儲金制度參加率低落、保障效益不明的問題,立法委員林岱樺今(28)日於經濟委員會審查「農民退休儲金條例修正草案」時指出:截至114年3月,我國正在參與農保有85.6萬人。參與農民退休儲金提繳約9.1萬人,而包含曾參加農退儲金(含65歲以上已領取農民)約11萬人。

在農保人口中,自耕農加保人數達76.1萬人,也就是說可能有9.5萬農保人口為佃農。截至113年9月,農民退休儲金僅占農保未滿65歲被保險人27.63%,在20~29歲青年農民提繳率更僅有24%。她直言:「青農不敢提撥、老農不想加入,這樣的政策設計顯然失靈。」

林岱樺質詢陳駿季部長時表示,農民之所以觀望、退縮,主要在於農業收入不穩定、提繳年限長、與老農津貼重疊性高,加上精算後與勞保老年給付差異不大,導致信心不足。加上政府對於農退儲金制度宣傳力道不足,她呼籲農業部針對農退儲金制度改革,應朝四大方向前進 :

一、提高政府提撥比例 : 目前政府與農民為 1:1 提撥,但考量農民收入不穩定與高風險環境,同時為鼓勵青年農民(40歲以下)從業,應該將提撥比例提高為1.5比1,以提升青年人口從事農業的吸引力。

二、將農業部現有補助方案,與農民退休儲金鏈結,以提升農民參加農退儲金的意願。例如青農返鄉務農獎勵、有機肥料、農機具補助等,對於促進農村年輕化與土地友善政策的獎勵措施等,作為參加農退儲金的基本保障,只要有加入,就可以每年獲得農業部直接補助。

三、增列彈性結算制度 : 農退儲金是福利制度,屬於非排富政策,對於提早退場,無法繼續務農的農民,除應將個人提撥部分全額並加計利息退還外,在政府提撥部分,也可以參考投保年限,設置比例做部分退還,作為佃農、青農保障或獎勵措施,增加其繼續務農或參加儲金的意願。

四、協助農民轉型與升級智慧農業 : 除強化產業發展之外。農業部也應加速推動農業轉型與科技升級,強化智慧農業科技導入,對青農投入從事農業,也應以獎勵措施協助,這樣農民才有餘裕進行提撥退休規劃。

陳駿季部長在答詢時允諾,同意將現行農業部的補助獎勵直接鏈結農退儲金制度,並增列彈性結算制度,以鼓勵農民參加意願。他請農業部相關單位盡速研擬辦理。農業部致力於提升產銷系統與因應氣候韌性能力,會以讓農民收入更穩定,打造一個可永續的農業退休制度邁進。

最後林岱樺強調:「農退儲金是農民老年退休後的基本保障與尊嚴。制度若設計錯誤,不僅保障無效,更會削弱青農投身農業的意願。」她同時提醒陳部長,針對本月19日質詢時,要求農業部應將「農業基因定序應用」的具體執行方案,於6月18日前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圖︰林岱樺立委辦公室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