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肅清雜質」挨轟是假團結真分裂 陸配怒吼:我們不是敵人!

【記者 張達威/台北 報導】在總統賴清德提出「團結十講」不久,有民團認為政府對原陸籍在台人士展開一場「清雜運動」,加以大陸委員會對陸配發出補件通知引爆軒然大波,「清雜」無異火上加油。7月3日下午3點,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與人民民主黨在大陸委員會門口舉行記者會,痛批此舉是「政治霸凌陸配」,與賴清德所謂的團結言論背道而馳。
現場控訴:除籍變獵巫 一紙通知擊碎移民家庭安穩生活
記者會於下午3時在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的大陸委員會門口展開,現場約有數十名陸配、陸配二代與聲援團體集結,眾人手持標語、高喊口號。抗議者戴上賴清德與梁文傑的面具,手持「打掉雜質」鐵鎚、「國家認同」大刀,演出象徵陸委會政治清算的行動劇。一名演員扮演的賴清德高舉鐵鎚,對象是「在台生活30年陸配」、「領有中國居住證台人」、「主張和平統一者」,現場氣氛一度激動。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主任龍煒璿痛批:「1.2萬家庭從四月收到通知開始,就被迫花錢買機票、回陸辦證,這不是自證清白,是集體羞辱!」她指出,大多數人早在20年前依當時法規合法取得台灣身分,如今卻被當成雙重身分嫌疑犯,「賴清德的團結,就是從排除移民家庭開始嗎?」

▲台灣勞動黨副主席王娟萍為陸配發聲,在陸委會門口呼籲政府停止政治霸凌!
批評聲浪:政府不該以法清算信任 陸委會遭轟「修法前合法也變違法」
記者會中,多位發言者指出,許多陸配繳稅養家已數十年,孩子在台出生長大,現在卻要他們自證不是敵人。「我們不是特權份子,是被制度遺落的人民!」人民民主黨代表蕭怡婷質疑,若按現行邏輯,「沈伯洋父親沈土城、郭昱晴丈夫林宣廷長年往返兩岸經貿,是否也需補繳身分證明?」她怒斥賴清德「雅質說」非失言,而是官方策略:「假團結,真分裂,是真正的內部肅清!」
抗議者也質疑陸委會補件通知不具明確法律依據,恐違反《信賴保護原則》與比例原則。對於6月30日後「是否會註銷戶籍」一說,雖政府近日聲稱不會逕行註銷,但不少陸配指出通知信函中白紙黑字寫明「未繳件者將註銷身分」,質疑政府「說一套做一套」。
現場場面激烈官員低調接案 群眾怒喊「不回應就叫不負責」
記者會尾聲,陸委會法政處一位科長代表下樓接收陳情書,但面對民眾疾呼無法正面回應,群眾憤怒高喊:「說清楚!你們只會丟通知書,不面對人民?」現場一度混亂尷尬,有民眾情緒激動落淚。協會重申訴求:「政府應停止補件要求,尊重既得身分、撤回行政處分、並正式道歉。」

▲抗議團體戴上賴清德和梁文傑的面具,在陸委會門口演出行動劇,表達對政府的不满!
官方回應:補件是為保護身分 梁文傑稱「沒什麼辦不下來」
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於例行記者會中回應,不解抗議團體「要道歉什麼」。他強調:「很多人已經去辦了,只要你願意回去,基本上沒什麼辦不下來。」並再度表示補繳喪失原籍證明是為了「完整身分」,而非處罰。他也指出政府對70歲以上者與重症者提供具結替代,強調政策具人道考量。不過這番言論未能平息現場民眾怒火,反遭批「避重就輕」、「不接地氣」。
制度轉彎與人心撕裂:當信任成為制度傷口
本次事件突顯出一個嚴峻的政治與社會矛盾:在「抗中保台」氛圍中,陸籍配偶與其家庭似乎成為第一線被檢驗與懷疑的對象。從通知方式到補件時限,再到轉折模糊的政策說法,確實讓原本信任政府、遵守法令的移民群體陷入極大的不安。
以法律為基礎的行政行為,固然有其必要,但若未能考量人權與時代背景,或輕忽過去制度的「共業」,便容易演變為「懲罰性合法性」。而當行政處理背後被投射政治動機時,不只造成移民社群撕裂,更動搖整體社會的凝聚力。
賴清德總統所主張的「團結」,若在實踐上演變為清洗異己、擠壓少數,則將喪失其本意;國家的安全不是建立在「剝奪」,而應建立在「信任修補」與「法理與人情兼顧」之上!(照片記者張達威攝)
最新政治新聞
-
詞神林夕也出手!726他投「同意罷免」喊:台灣不能再等了
(33 分鐘前) -
726倒數!縣市首長接連表態 黃偉哲、翁章梁臉書挺大罷免
(33 分鐘前) -
中華隊在世大運遭中國官員強搶賀電 賴清德:嚴厲譴責
(33 分鐘前) -
彭振聲喪妻後首出庭崩潰「我家破人亡」 休庭10分鐘後確定今日無法作證
(33 分鐘前) -
軍士官每年擬增3天「身心調適假」 主官不得拒絕
(3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