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與忠誠」結構性矛盾台灣獨有!羅智強批「新兩國論」

【記者 丁倩/台北 報導】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第15順位的中配李貞秀,因該黨訂有「兩年條款」,可望遞補立委席次,但內政部要求中配若當選公職,必須依《國籍法》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再度引發爭議。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見圖)日前表示,公務員受國家任用,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必須遵守法律並維護國家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忠誠義務」。他指出,無論是美國、日本等民主友好國家的國籍,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都必須在就任公職前放棄。更何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存在軍事威脅與外交打壓,若允許保留,既不合法律規定,也不合常理。
羅文嘉強調,不論兩岸情勢如何,中華民國公務員應堅守效忠國家的責任。針對陸委會查處部分藝人「唱和中共」一事,他則回應,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本就應該愛這個國家、忠於這個國家,「若將一個想消滅自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祖國,對多數國人而言是難以理解的」。此外,羅文嘉也說明,海基會近年持續協助在陸台灣人緊急就醫返台。今年1月至7月,共有8人透過金門「小三通」返台,其中5人為台商、3人為一般民眾,顯示兩岸人道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國民黨立委羅智強16日強烈抨擊,指控羅文嘉「附和新兩國論,已自失海基會立場」。他舉花蓮縣富里鄉學田村長鄧萬華遭內政部解職案為例,批評政府要求陸配必須放棄中國大陸國籍,根本「強人所難」。
羅智強指出,憲法定位兩岸關係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應依《兩岸關係條例》處理,而非《國籍法》。歷任陳水扁、蔡英文政府從未因此解職陸配公職人員,唯獨賴清德政府「扭曲法令」,甚至連海基會都「跟著打壓」。他痛批,海基會若否定《兩岸關係條例》,將兩岸視為「國與國」關係,那海基會這個「白手套」也失去存在意義。
國籍與忠誠的兩難抉擇!這場爭議凸顯出兩岸關係下「國籍與忠誠」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台灣作為主權實體,自然要求公職人員單一國籍,以避免雙重效忠的疑慮;另一方面,陸配因中國大陸制度設計,無法輕易申請放棄國籍,形成制度上「不可操作」的困境。
從法律角度來看,政府主張的「忠誠義務」並非毫無道理,但若執行標準過於僵化,容易引發人權疑慮與社會撕裂。從政治層面來看,羅智強的批評反映國民黨對「新兩國論」的高度警戒,質疑現政府以法律之名,行政治鬥爭之實。此案不僅是單一陸配能否參政的問題,更牽動台灣如何在堅守國家安全與保障人權之間,找到一個真正可行、可操作的平衡點。(照片資料照)
最新政治新聞
-
-
台日簽署入出境管理MOU 外交部:非針對台灣有事
(1 小時前) -
暗網截圖瘋傳點名林錫耀涉司法與高層職務?林錫耀否認並提告
(1 小時前) -
傳6月虧損是調降電業用戶天然氣價格 中油澄清:依規定認列海外礦區資產減損
(2 小時前) -
宜蘭婦命喪火窟!起底院長夫曾伸狼爪遭判刑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