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牡蠣恐混充國產!水試所關鍵技術抓假
台灣蚵產量近年有下滑趨勢、進口蚵持續增加,且價格較為便宜,恐有進口混國產疑慮。(圖/記者陳雅芳攝,2018.01.31)
[NOWnews今日新聞] 蚵仔(牡蠣)是台灣重要的水產品,但近年進口量增加,2022年進口量已達5217公噸,其中不乏來自越南、與台灣蚵同屬「葡萄牙牡蠣」者,外形相似但價格較為便宜,存在混充疑慮,農業部水試所今公布最新檢驗技術,透過可食組織累積的生長及棲息環境元素區分台灣與台南蚵仔,將投入行政稽查使用。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研究員兼組長蔡慧君說明,台灣在2022年的牡蠣產量達到一年1萬6700噸、產值達一年38.9億元,生產縣市以嘉義(8194噸)、雲林(4000噸)等最多,但國產蚵近10年產量呈現下滑趨勢、進口蚵則有逐年增加情況,2022年的年進口量已達5217公噸,以越南為最大進口國。
然而,多數的越南牡蠣與台灣蚵同屬「葡萄牙牡蠣」,不僅外型相似難以分辨,同時具較低的售價,造成混充疑慮。水試所指出,雖牡蠣在生長過程中不會移動,但其可食組織會持續累積棲息環境中的各種元素,利用這樣的特性,即可反映牡蠣產地來源環境,而作為產地鑑別之重要依據。
水試所表示,經過比對台灣蚵與越南蚵的差異,先以DNA鑑定技術確認為葡萄牙牡蠣後,再利用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技術分析不同產地來源牡蠣之14種元素含量,對國產與境外牡蠣之辨識率達97.3%。
水試所指出,「牡蠣多重元素檢驗方法」和「牡蠣物種之鑑別檢驗方法」已於112年11月3日經食藥署審議公開為建議檢驗方法,未來配合行政單位的稽查,正確揭露產品產地資訊,除了可保障臺灣蚵農權利,更可實際維護消費者「知的權益」。
相關新聞
苗栗銅鑼鄉擬設堆肥場遭反彈!農業部:從未核定同意
農民有「保證薪」?柯文哲批農保大撒幣 農業部:搞錯了
營養午餐不用殼蛋!蛋價跌2元 農業部籲重啟液蛋使用
最新政治新聞
-
-
憶花蓮深耕10年 蕭美琴:學會能耐得住寂寞
(7 小時前) -
吳欣盈赴杜拜參與COP28大會 國安人員陪同
(8 小時前) -
評吳欣盈 蕭美琴:對她印象不差
(8 小時前) -
江肇國邀蕭美琴訪老屋 盼進國會打造舊城活化示範區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