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1-16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邱師儀/跟台灣斷交國家的下場

名家論壇》邱師儀/跟台灣斷交國家的下場
諾魯16日宣布與台灣斷交,並同時與中國恢復邦交。(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總統大選開票日,全世界大小媒體達四百家齊聚台北,選後美國馬上派重量級代表團訪台,雖然是卸任官員,但仍屬行政部門,包括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與前國安顧問哈德利。賴清德當選後,共軍雖然同時間在東海演習,但一方面耗弱的中國經濟、二方面拜登要台灣不宣布台獨、三方面拜登送前行政官員來台壓陣,讓共軍一時之間沒有實力也沒有正當性在台海大規模軍演。然而,為了紓解中國國內民族主義壓力,或表達對賴當選的結果不滿,中共選擇在此時讓諾魯對台斷交,讓台灣的邦交國僅剩下十二個。

從某種意義來看,諾魯斷交已經都把中共的底牌都快掀光了,如果中共只能假軍演做做樣子,而且還不敢在選前做;然後只剩需索無度的小國跟台灣的外交關係,中共還能做什麼?反過來說,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度年年下降,台灣產業在漸次轉型之下,高科技的產業供應鏈不要說不靠中國,甚至還要跟著美國一起堅壁清野,跟西方民主國家一起提防中國,那中國除了當一隻紙老虎,三不五時飛蒼蠅機過來煩台灣,「習維尼」還真的很難做些什麼?

事實上,與台灣斷交並與跟中國建交的國家的下場,通常不太好。中研院歐美所吳建輝研究員團隊於2022年5月對此做了研究,並寫了一份長達212頁的報告,他們以量化做系統性檢證,有七項主要發現:
  • 這些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雖然它們一開始可能會享有貸款和投資的機會,但時間一長,它們的經濟不會經歷顯著增長。
  • 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於這些國家的GDP增加有限。
  • 儘管這些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希望能夠出口到中國,但最後往往落得大量進口中國商品的下場,形成貿易逆差。
  • 中國援助會導致這些國家的民主、法治、言論自由和性別平等都遭到破壞,也成為這些國家貪腐的土壤。
  • 在太平洋島國和非洲國家,中國被視為該地區現有大國的「替代者」,而不是「威脅」。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與意見領袖能被「大國不干涉內政」的原則所吸引。
  • 對於高度依賴漁業的太平洋小國而言,與台灣站在一起仍是一個經濟上合理的選擇。依賴資源開採的較大國家則嚴重依賴中國作為出口目的地(筆者:而這是否可能是諾魯與台灣斷交的原因之一,因為諾魯產曾靠採磷酸鹽致富)。
  • 轉往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製造業所獲得的融資與中國直接投資(FDI)尚未有結構性進展,同時中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常被誇大而與預期產生落差,也常遭遇當地反對派的批評。

  • 我們不只可以全盤比較這些與台灣斷交的國家,也列舉幾個國家一一觀察他們與台灣斷交後的下場:

    哥斯大黎加

    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於2007年對台斷交後,經濟成長率從5%掉到2%,中國本來承諾要幫哥斯大黎加蓋煉油廠與高速公路,後來都一一跳票。2008年哥斯大黎加對中的貿易,甚至出現貿易逆差,讓中國製的三流貨充斥在哥國市場。

    巴拿馬

    有鑑於巴拿馬有一半的國民吃穿要靠巴拿馬運河,2017年巴拿馬對台斷交後,中國與巴建交一開始的確也把大部分商船貨運都經由巴拿馬運河,但武漢肺炎一爆發,習近平實施封控,讓本來想要靠中國救經濟的巴拿馬,遇到貨運量急速下降的悽慘結果。因為就像過去台灣商家過分依賴陸客經濟、或者台灣大學過分依賴陸生一樣,中國源頭一斷,非死即傷。另外,中國一帶一路聲稱要投資巴拿馬商港,不但在2018-2021年間未達標,甚至還積欠當地101.29萬的地租與權利金。

    薩爾瓦多

    2018年8月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前,薩爾瓦多弄了一個經濟特區跟台灣要錢企畫興建大型港口,台灣政府評估這個計畫不切實際,硬幫只會讓台薩都陷入財政赤字,薩爾瓦不買單進而轉向台灣需索天價的政治獻金。最後仍不成,薩國轉與中共建交。建交後中國對薩不但要求提供13%的薩國領土的100年租賃權,同時還要提供中國企業長達30年的免稅優惠。這些薩中建交後的不平等要求,終於讓2019年新上任的薩國總統Nayib Bukele再也忍不住了,在華府的傳統基金會公開指責中共當初為了要建交所開的條件完全不可行,同時也說中國雖然自己是個威權國家,但還想介入薩國作為民主國家的內政。

    宏都拉斯

    宏都拉斯對台斷交之前,先跟台灣要新台幣24.5億元,要幫蓋醫院與水庫,也要台灣當sugar daddy幫還債。儘管2023年宏都拉斯還是跟台灣斷交,但台灣一向是宏都拉斯白蝦最大出口市場,斷交後台灣取消對宏國的20%關稅優惠,又中國希望以低於台灣銷售價50%的價格進口蝦子,導致宏國外匯損失3900萬(折合台幣12.1億),許多養蝦場倒閉也導致至少一萬人失業。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一直是個獨裁國家,左翼的奧蒂嘉上台後因為國民黨政府曾資助當地右翼游擊隊,因此1985年底台尼斷交,又於1990年復交。直到2021年選舉奧蒂嘉與其夫人搭檔參選正副總統當選,因為美國與歐盟不承認而拒絕下台,還被美國經濟制裁,2021年12月底台尼斷交。2022年中國與尼加拉瓜簽署一帶一路早收協議,中國還捐給尼國武漢肺炎國產疫苗三百萬劑。事實上,早在2012年時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北京信威集團就在香港成立「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聲稱要投資500億美元建設一條連結加勒比海與太平洋間長達278公里的新運河,預計提供40萬個工作機會,並在2019年完工。

    結果在2016年尼加拉瓜人發現中方僅雇用數十人,挖了一條十公里的小泥路就沒有下聞。信威集團甚至在2021年股票下市,信威股東還把股價炒高了之後出脫,坑殺小股民,被宰的當然是尼加拉瓜。2021年12月尼加拉瓜宣布對台中斷外交關係,一年後的2022年12月,本來出口台灣為大宗但因為斷交下降的貿易額讓尼國損失1400萬美元,同時中國在這一年間還出口尼國8億美元。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中國真的沒有比中美洲這些國家有錢,只是很敢講很敢承諾而已,反正最後跳票再來算都沒關係。跟台灣斷交轉跟中國建交,下場不但獲取不到多少中國的援助,最後還要被迫買中國製的三流貨,「中窮國」被迫跟「大窮國」買東西真的沒有比較好。

    建議

    從尼加拉瓜甚至諾魯的例子都可以看出:
  • 這些國家對台斷交並不會就是台灣的世界末日,國際局勢變來變去,二度對台灣建交的機會都是有的。重點是台灣政壇自己不要亂,不要各政黨抓到機會又交相指責,並從中獲取政治利益。至少在抗中與外交議題上,朝野炮口都應該一致對外。
  • 2024年的台灣,其實更應深耕「大國外交」,好幾年來,美國、立陶宛、德國、捷克各國國會議長甚至前行政官員都來訪台灣,2023年6月4日吳釗燮甚至在布拉格與捷克總統帕維爾同框,帕維爾跟川普一樣,還在2023年年初與蔡總統通話並重申兩人是可以見面的。可以看出台灣的大國外交的確慢慢在進步當中。此外,儘管台灣在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或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受到打壓,除了參加周邊會議繼續努力之外,也應該更重雙邊關係的經營,針對包括我們現有的邦交國,看怎樣的角度切入會讓這些國家對台斷交的成本高到他們受不了,如果能到那個程度,即使斷交,將來復交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 2023年3月吳釗燮部長推「雙重承認」也是一帖良方。也就是台灣不要逼邦交國一定只能選一邊站,而是可以雙邊都交朋友。這樣是可行的,因為在大洋洲的斐濟就在同月恢復「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的名稱。其他像二軌外交、網路外交都是可以發展的方向。

  • ●作者: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邱師儀/連中國人都想逃的中國?


    名家論壇》邱師儀/韓院長領銜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


    名家論壇》單厚之/民眾黨自認「關鍵少數」誰會買單?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