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1°
( 12° / 10° )
氣象
2024-08-17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楊威利/烏克蘭吹起反攻號角?

名家論壇》楊威利/烏克蘭吹起反攻號角?
歐美國家援助烏克蘭眾多武器,其中海馬士多管火箭所發射的陸軍戰術飛彈能夠打擊俄境境內目標。(圖/烏克蘭國防部)

[NOWnews今日新聞] 先說結論再論述。

※歐美軍援烏克蘭成效有成。

※半壁江山還是淪陷。

新聞

八月13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軍隊已經掌握俄羅斯庫斯科州的74處村落;庫斯科州長也表示烏克蘭已經控制該州28處聚落,控制面積從800、1,000到1,100平方公里不等。

※歐美軍援烏克蘭成效有成。

已經持續兩年多的俄烏戰爭,大眾的結論是曠日費時、可用兵的時間極少,冬季大地冰凍、雙方避寒過冬,春秋兩季會下雨與融雪、地面泥濘,只剩下夏季氣候乾燥,雙方才會繼續戰鬥。

歐洲國家持續以各類軍火幫助烏克蘭,美國則是提供其他的經濟協助,讓烏克蘭度過難關;軍事迷所關心的是那類戰甲車又輸入烏克蘭了,武器系統的效用如何?又有哪些無人機加入烏克蘭軍隊行列、F-16戰機到了嗎等等。

總的來說,歐美國家的武器略勝一籌,在獲得歐美國家協助以及最重要的是,歐美國家漸漸對武器的使用鬆綁後,一些武器開始朝俄羅斯「境內」丟,8月上旬的攻勢更是進佔俄羅庫斯科州,失陷雖然面積不大但卻造成莫斯科方面的緊張。

祖國被入侵了!這怎麼可以,從來不會思考2022年自己是入侵者;俄羅斯後續該動員的、該徵兵的、該調兵遣將的通通會做,為了就是要堵住這種「突入」,最慘的是,俄羅斯若節節敗退的話還可順勢操作被入侵的樣態,剛好吹起第二次衛國戰爭的號角。俄羅斯似乎有無止盡的兵源,情況跟1941年時一樣。網路上引起熱議的是,德國福魯德寧(Christian Freuding)少將在討論烏克蘭八月攻勢的網路影片截圖。


名家論壇》楊威利/烏克蘭吹起反攻號角?
德國軍官正在討論烏克蘭戰事,這會讓俄羅斯用於戰爭宣傳的操作。(圖/烏克蘭國防部)

總的來說,俄羅斯認為烏軍突入庫斯科州是不可被容忍的,因此會想盡辦法堵住缺口,必要時操作第二次衛國戰爭,號召俄羅斯民眾反擊,怪異吧!

※半壁江山還是淪陷。

美國戰爭學院(ISW)所公佈的俄烏戰場示意圖,是全球各大媒體論述俄烏戰爭的重要依據,八月初的烏克蘭戰鬥優勢,在台灣八點檔的政論節目論述下,似乎不用到10月,烏軍就可以拿下莫斯科了!


名家論壇》楊威利/烏克蘭吹起反攻號角?
美國戰爭學院現在幾乎可以隔天就公佈一張準確的俄烏戰爭形勢圖,看圖說故事的能力很重要。(圖/ISW)

實則戰略是較為悲觀的想定並相當講求冷靜,攤開戰爭學院的示意圖一看,大眾可以發現俄烏兩國交鋒邊境竟達1,000公里之多,要像二戰初期德軍那樣全線開戰斷無可能,若集中一點突破取得進展,像八月戰鬥這樣這是有可能的。但後續呢?

熟悉二戰戰史的朋友都知道,1942到1943年間,德蘇雙方在庫斯科與卡爾可夫之間打了多次會戰,目前卡爾可夫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庫斯科市是庫斯科首府,兩地之間還有別爾哥羅德,更北邊才是庫斯科市。庫斯科市東方又有佛洛尼士這座大城鎮,烏軍雖有意圖要想揮軍北上,但人力與裝備卻遠遠不及俄軍;俄軍經過兩年的戰爭洗禮,以血淚換得對無人機的教訓,目前也發展各式反無人機措施,降低野戰部隊的損耗。

再以戰爭學院的示意圖來看,早在2022年5月,俄烏形勢就呈現烏克蘭東南半壁被俄軍佔領的樣態,期間不算已經被併吞的克里米亞島,這東南半壁對烏克蘭影響很大,烏克蘭只能靠奧德德薩這邊出口貨物。


名家論壇》楊威利/烏克蘭吹起反攻號角?
美國戰爭學院所出示的示意圖顯示,烏克蘭東南半壁依舊掌握在俄羅斯手中。(圖/ISW)

後續所謂的「黑海穀物協議」(土、保、羅三國)簽訂後,烏克蘭才慢慢有出口所得,期間俄羅斯也會視戰況在這個協議上動腦筋-掐死海上運輸通道,或論黑海艦隊不是被烏克蘭全滅了嗎?俄羅斯揚言或已經布雷,掃獵雷都很花時間而且這些國家還要冒與俄羅斯開戰的風險。

這東南半壁江山有可能在歐美援助更多的武器下被收復呢?難,非常難。俄羅斯有廣大的人力與武器籌備,況且還有核子武器,這點絕不能被輕忽。有改變的可能嗎?還是有,即有可能是等待俄羅斯內部潰敗,例如1980年代蘇聯深陷阿富汗戰場,最後導致經濟崩盤一樣,但這個時間點可能會拖得很長,雙方暫時無法解決爭端。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黎榮章/國營事業聲量調查 誰是賴政府眼中麻煩製造機


名家論壇》韋安/國民黨為什麼讓年輕人覺得「噁心」?!


名家論壇》鄭仲嵐/岸田首相退陣下「後岸田時期」的暗潮洶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