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8° )
氣象
2024-10-10 | 今日新聞

賴清德兩岸論述演說 府方人士揭3階段脈絡

賴清德兩岸論述演說 府方人士揭3階段脈絡
賴清德以「團結台灣,共圓夢想」為題,發表任內首次國慶演說。(圖/記者葉政勳攝,2024.10.10)

[NOWnews今日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0)日以「團結台灣,共圓夢想」為題,發表任內首次國慶演說,在兩岸論述部分,府內人士分析有三階段脈絡,分別為確立「台灣主體性」、長出「台灣認同感」,及「團結台灣」;黨政人士則說明,綜整520上任至今幾場重要談話,賴清德談「民主」去除國共內戰舊框架、以「團結」讓每一份認同都有歸屬,拉出「和平」高度與全世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抵抗威權,並在雙十國慶演說集大成地拋出「四個不變」。

就賴清德的國慶演說,府方人士分析,其內容從中華民國台灣歷史出發,以「民主」、「團結」、「和平」三大關鍵字貫穿與涵融中華民國113年、台澎金馬落地生根75年脈絡;他表示,賴清德雙十國慶談話延續520就職演說、616陸軍官校百年校慶致詞、823戰役勝利六十六週年談話,以及日前國慶晚會談話四場演說的基礎,集大成地拋出「四個不變」,並以「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總結,以爬梳歷史具體拉出兩岸論述,同時拴緊與世界的連結。

兩岸方面,府方人士拆解賴清德談話文吿脈絡三階段。第一,賴清德從「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談起,開宗明義指出,中華民國的誕生,是為追求民主;他談到,賴清德用民主推翻帝制、自由對抗威權的說法,藉由體制與理念上根本的不同,開場即以「民主台灣」之姿,再次彰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事實,確立「台灣主體性」。

第二,府方人士提到,無論是中華民國113年,或是台澎金馬落地生根75年,都曾經是在國際社會被驅逐的對象,「但是台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賴清德接著以「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支持中國」為起手式,一邊喊話「期待中國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同時也對照台灣雖曾被國際社會驅逐,卻始終積極承擔國際責任的態度,論述「和平台灣」如何在國際情勢混亂的時代下,持續沈穩、自信與茁壯,成為區域穩定與繁榮的力量,對內、對外都同步長出「台灣認同感」。

最後,該人士提到,演講中說明,在這艘船上「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此;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樣貌」,直接點明無論是中華民國113年、台澎金馬落地生根75年的史觀,都是成就今日台灣的一部分,並巧妙化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派曾有的矛盾,求同存異地展現「團結台灣」核心精神。

上述人士說,賴清德以說故事的方式,從過去到現在,起承轉合地以「民主」、「和平」、「團結」三主軸,貫穿涵融不同史觀,讓每一份認同都有依歸、都被接住、都不會被遺落;另一層面來看,從「揭竿起義、推翻帝制」的追求民主,到「100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賴清德談話展現一個重要關鍵:自由與民主是這個國家誕生、成長、存在的最高價值,從而拉出「民主台灣」與「威權中國」在根本上的不同。

此外,針對部分人士批評賴清德在國慶晚會上談話,黨政人士提到,談話仍承襲既有框架,是以更為直白的方式,確立「互不隸屬」、化解「認同矛盾」,而賴清德四場談話,反覆以不同視角與詞彙論述相關概念,一來展現賴清德在兩岸論述上的延續性,及對中態度的善意與務實穩健,二來則是從無論擁有哪個認同,都擁有共同信念出發,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負責任地拋出「四個不變」: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維持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交流的承諾不變、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

該人士提到,綜整520上任至今幾場重要談話,談「民主」去除國共內戰舊框架、以「團結」讓每一份認同都有歸屬,拉出「和平」高度與全世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抵抗威權,並在雙十國慶演說集大成地拋出「四個不變」,以「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總結,拴緊台灣與世界的連結,同時展現歷史縱深定錨「民主台灣」、「團結台灣」、「和平台灣」面向與擁抱世界的決心,極具高度與格局。



相關新聞


馬英九不滿賴清德拒出席國慶 府方人士遺憾:言論與國台辦一樣


賴清德兩岸論述不模糊!學者:全球視野出發拋多項可合作面向


中華民國喊得比蔡英文多!涉外人士分析賴清德國慶演說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