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昕/《末日小隊請登入》宛若公路電影

《末日小隊請登入》透過沉浸式的第一人稱視角,帶領觀眾進入線上生存遊戲《DayZ》的虛擬世界,並對玩家進行了長達963小時的跟拍與訪談。(圖/鏡象電影)
[NOWnews今日新聞] 《末日小隊請登入》(Knit's Island,2023),由Ekiem Barbier、Guilhem Causse 和 Quentin L'helgoualc'h 三位法國紀錄片導演共同執導,選擇了一個極為特殊的切入點——透過沉浸式的第一人稱視角,帶領觀眾進入線上生存遊戲《DayZ》的虛擬世界,對玩家及其組成的隊伍進行了長達963小時的跟拍與訪談。本片於農曆年間在全台上映,目前在艱困場次下已突破百萬,是2025年開春第一部社群好評爆棚強片。
《末日小隊請登入》,其實已經是2023年的片,在202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上就已獲滿場好評,近期票房熱賣,還是有不少沒看過的朋友好奇詢問本片。要怎麼跟新認識的朋友介紹這樣一部紀錄片呢?
電影拍攝於疫情時期,三個紀錄片導演化身為遊戲角色,長時間在遊戲世界裡紀錄玩家間的互動與生存哲學。他們平時就玩遊戲,疫情宅在家打遊戲,順勢變成兩個攝影機/電影眼(其實就是遊戲中的「人」眼),一個訪問者的小隊,他們漫遊在這個「後烏托邦末世」中,與形形色色的玩家相遇,最終遇見了自稱「法蘭克牧師」的玩家,並與他一同踏上尋找遊戲世界邊界的旅程。
本片可說是一部在影像語言與敘事結構上,都不同完全於傳統紀錄片。影片前三分之一的部分使用了 Daniel Johnston 的歌曲〈True Love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1984),「Only if you're looking can it find you / 'Cause true love is searching too」,這段旋律彷彿預示了電影最後的情感核心......在世界盡頭,法蘭克牧師坦率地說:「我知道我就是在玩一場遊戲,我不會高尚的話術,但我相信大家在遊戲中,都設法坦露了很大一部分的自我。」他朗誦了他的夥伴的名字,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些朋友。再見了。」
走到世界盡頭,其實沒有世界末日,反倒是疫情結束了,沒有再有這種整天在遊戲的大塊時光。再見,當然不是再也不見。或許,《末日小隊請登入》跟所有最好的「紀錄片」一樣,都是「公路電影」。我想這是我想跟朋友介紹這部片的方式。
導演們將自己的一部分投入其中,與陌生人相識,莫名其妙地開始了一場嚴肅的旅程,最終在旅程的終點與朋友道別。電影的緣起很大一部分仰仗了殖民主義與世界經濟秩序下,文學家、攝影師與新聞報導者,藉著企業家的資源,踏上世界邊陲「黑暗之心」的冒險旅程,這些一趟趟具有開拓性的冒險,不一定走在已經開疆拓土的公路,也不一定能如溫德斯的公路電影,用空間換取時間,用電影開拓無法化解的人際、親情難題。
所以,在《末日小隊請登入》中,遊戲世界不只是娛樂場域,而是某種現代社會的縮影。玩家在其中展現的行為、信念、價值觀,乃至於團體組織,都與現實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導演們在紀錄這些玩家時,並未採取傳統紀錄片的訪談手法,並不是為了去「對應」他們與現實世界的相似,而作為電影拍攝進行下去的動力;他們是以「同行者」的身份進行觀察,讓遊戲內的角色自然流露出真實情感,甚至在交談中觸及關於孤獨、好奇心、想像力等哲學問題。

「True Love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到頭來我們要跟親人好友說再見,然後你會被你熱愛的道路找到,道路是愛你的,但不一定,通常都不是你原先想解決的問題。這就是公路電影的濫觴。換句話說,肯定是某種文學精神,和紀錄片本源的核心,一種「背叛」。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三位導演在認識法蘭克牧師前,先拜訪了一個根據地在山丘上的「虐殺小隊」,在那個橋段導演們展示了在他們數百小時的訪談中,認識人的「基本問題」。在這個方法論的介紹環節中,導演們透過長時間的陪伴,記錄下這群玩家的日常,他們詢問了受訪對象「同意被拍攝」、「詢問最早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世界的問題是怎麼來的」、「團隊的一天是怎麼過的」,慢慢勾勒出這個數位世界的生態樣貌。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或許是:「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未來?你要何去何從?」
「不是每天都會遇到人的」,遇到一個農夫,槍殺農夫之後他們這樣說。「我們討厭農夫。」但他們接著說道,「有一起殺了一個人,今天就是一個好日子。」這是一個兇殘的殭屍遊戲,這些「童言童語」固然不該過度政治正確去看,但我們也很難不去聯想,遊戲世界外疫情肆虐的「真實世界」的問題,以及於此同時台灣、歐洲、好萊塢,乃至整個「電影世界」的危機狀態。
電影的核心在於「遊戲 - 電影 - 真實世界」三者之間的張力。在疫情期間,全球大規模封鎖,許多人透過虛擬世界尋求社交、情感寄託,甚至建立新的社會關係。當世界已經走過當初的危機,卻似乎緩慢的沈浸在新的危機中;《末日小隊請登入》便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我們呈現了一種介於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獨特生存方式。
透過導演們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玩家對現實世界的回應——有些人尋求秩序,有些人則沉浸於無政府狀態的快感。「虐殺小組」的七個人只想「玩一場遊戲而已,不在乎世界的未來」;但嚴肅的法蘭克牧師卻「想跟大家一起好好的」。
法蘭克牧師的角色,則是全片最具象徵性的人物。他在遊戲世界裡創立了一種精神信仰,試圖帶領其他玩家找到遊戲世界的邊界,這場尋找邊界的旅程。在世界不斷變動、人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遊戲提供了一種替代性的現實,讓人們得以在其中尋找意義與歸屬。
或許,如果《末日小隊請登入》作為一種現階段的世界,終極的文青公路電影,紀錄片數位旅程的核心,即「我們踏上路程的理由」,不應該再是捆保我們的家庭問題、紀錄片倫理、殖民主義、貧窮問題。那還可以是什麼讓我們踏上旅程呢?我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呢?這還重要嗎?莫名其妙開始的世界盡頭之旅,真愛真的最後會找到我嗎?
Barbier, Causse and L'helgoualc'h三位導演的獨特之處,他們不過度嚴肅的張起冒險與旅遊「目的」的大旗,卻沒讓他們輕巧旅程的紀錄影像,扼殺了「觀察」的反思性空間。於是,在一個不斷強調數位與虛擬,人體與AI協作的時代;虛擬世界的流浪之旅,折射了不同種真實世界的繞路人生,電影結束,上路的理由不一定能找到,破碎的心不一定已經黏合,身旁的朋友終究要說再見。
我們或許還沒能為任何關於未來的問題下定論,但至少我們先找到了開啟一種世界的語法。這或許就是True Love Will Find You in the End…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膝關節/你可能還沒看過這樣的吸血鬼電影
名家論壇》膝關節/漫威新宇宙!獵鷹能扛起新美國隊長使命嗎?
名家論壇》沈怡昕/《乖女孩》:你願意為我心理諮商嗎?
最新政治新聞
-
卓榮泰施政報告提打詐等5課題 推健康台灣10大新制
(1 小時前) -
WBCQ附加賽 總統:熱血應援Team Taiwan全力以赴
(1 小時前) -
林靜儀狠嗆急診醫師!凌濤酸「呵呵國家隊」
(1 小時前) -
急診、加護病房「一床難求」 健保崩盤不是錢
(1 小時前) -
朱立倫稱賴清德連同志都砍 陳亭妃駁:荒誕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