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3° )
氣象
2025-04-01 | 今日新聞

名家》韋安/罷免高虹安:政治動員制度追殺

名家》韋安/罷免高虹安:政治動員制度追殺
大罷免浪潮襲來,因助理費案判刑被停職的前新竹市長高虹安成為唯一被提案罷免的市長。資料照。(圖/記者吳翊緁攝)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潮來了!高虹安成了唯一被罷免的縣市長。

「罷免」本該是民主機制的最後防線,當民選官員嚴重失職或違背選民期待時,人民有權重新做出選擇。然而,當罷免淪為一場政治集體動員與輿論操控的工具,民主的名義下,實施的卻是徹底的政治清算。

高虹安從當選新竹市長那一刻起,就成為某些勢力眼中的「目標人物」。不是因為她違法亂紀,而是因為她突破了過去政治慣例的邊界——一個從產業界出身、沒有政黨包袱,擁有科技背景的新型政治人物,卻打敗了老牌政黨與本地派系的候選人。

在體制內部看來,她不只是外人,更是「破壞遊戲規則的異數」。因此,從市長選後到今日罷免成案,這場「圍剿」從未停歇。罷免表面上是民意檢驗,實際上是一場動員有計畫、打擊有節奏的制度性追殺。

一、輿論獵巫:網紅+吹哨者=全面政治構陷

整起事件的操作,不是自發性的公民不滿,而是「系統性操作」的現代政治戰。從助理費案開始,一連串的指控像是經過策畫與分工:先是「吹哨者聯盟」揭露資料,再由特定網紅放大擴散,緊接著媒體接力報導,不斷創造焦點與仇恨。

這並非單一事件的爆料,而是一場持續性的輿論戰爭。舉凡高虹安的博士學位、助理薪資、行政處置,甚至她在市政上的一言一行,都被無限上綱解讀。法律尚未定罪,社會早已先判了刑。

「負面人設」從此成形:傲慢、慣老闆、違法公職、不適任女性政治人物……這些標籤經過網路不斷強化,讓輿論變成無形審判台。人們早已不在乎她做了什麼,而只記得「她不該存在」。

這正是台灣現代政治環境中最危險的變化:將輿論變成武器,將政治異議者「人格抹殺」,再交由司法完成制度「定罪」。

二、司法介入:助理費案只是借刀殺人

高虹安涉案金額僅11萬6千元,爭議主要在加班費與補貼核銷,卻遭法院以《立法院組織法》第32條第一項重判7年4月刑期,褫奪公權4年。承審高案的高院法官都看不下去,主動向憲法法庭釋憲程序。說明,連司法系統內部都認為有高度爭議,顯示此案極可能是以模糊法條行選擇性辦案。

事實上,近年全台已有200多件助理費相關案件,許多涉案金額動輒數百萬,甚至涉及長期請親友詐領助理費。但這些案件大多輕判,甚至判緩刑,對比高虹安的量刑與輿論對待,明顯失衡。讓人質疑:為何只有她被打成「唯一該殺的那一個」?

地方議會近期也北上陳情,指出制度模糊,要求修法除罪化。立法院長韓國瑜表示已請秘書處與法制局研議解決方案。這些動作再次印證,助理費制度本就有漏洞,高虹安案卻被過度處理,反而突顯背後高度政治化的異常氣息。

這不是法律的勝利,而是制度工具化的範例。當司法被用來鞏固政治秩序、清除異己,那麼它已不再是「公平正義的守門人」,而是權力機關的延伸。

這起案件對高虹安的打擊不僅是政治上的,更是人格上的。司法審判未終,但輿論已經執行了「社會死亡」。

三、價值創造者的悲劇:誰才是真正的威脅?

高虹安真正的「原罪」,不是法律上的犯行,而是她挑戰了傳統政治對「價值分配權」的壟斷。她的過去是在資策會與鴻海,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智慧製造,幫助企業提升產值、創造新價值。

但當她從「創造價值者」轉身進入政治場域,意圖用專業邏輯管理公共資源時,便直接觸碰到政治最敏感的神經:利益分配。她不是來分贓、喬事、固樁的,而是來改革與管理的,這樣的角色,自然就成了傳統勢力的「異類」。

她所代表的不僅是一位政治人物,而是一整種新政治想像的可能性:非權貴出身、無政黨背景、以專業服務民眾。這正是傳統派系最無法接受,也最想消滅的挑戰。

在這個政治結構中,越是具有改革能力與非體制背景的專業人士,就越容易成為集體打擊的對象。高虹安並非首例,也絕非最後一人。

四、這場罷免,不只是她一人的命運

高虹安的罷免,不是單一個案,而是整個制度對外來改革者的「免疫反應」。這是一場政治舊勢力對於「非我族類」的整肅儀式——以司法為刀、輿論為盾、選票為刑,將一位具有產業背景與創新能力的女性政治人物,一步步推向制度的邊緣,直至徹底排除。

我們不能僅把這場罷免視為一場個別政治鬥爭,更應警覺這背後對制度正義與民主信任的侵蝕。

今天,如果一位為企業創造價值、以專業問政的新世代政治人物都可以被這樣處理——那麼明天,任何一位不願加入分贓、不想向派系低頭的人,也都可能成為下一個高虹安。

真正需要被反思的,不是高虹安一個人做了什麼,而是這個體制怎麼會讓一位價值創造者,變成被集體「分配」出局的犧牲品。

●作者:韋安/資深媒體人、高端策略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鈕則勳/藍軍反罷主軸的機會與風險


名家論壇》秋末生/運動部的殘影:國考制度與組織改造的落差


名家論壇》單厚之/大罷免與大獵巫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