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關稅 江啓臣訪美前與中部產業對談

江啟臣在訪美前特別與中部當地多個產業協進會與企業代表密集座談。(圖/江啓臣辦公室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因應美國宣布對等關稅,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於本週二、三,分別台中當地多個產業協進會與企業代表密集座談,涵蓋精密機械、工具機、機械、自行車、食品、筆記本、雷射等領域,江啟臣表示,當前國際環境劇烈變動,政府更應與產業並肩,協助企業走過轉型關鍵期,而下週一也將隨同跨黨派訪美團赴美進行外交遊說,強調在訪美期間,會繼續秉持穩健、理性、務實的態度,爭取台灣製造的國際生存空間,「讓『MIT』不只是品質保證,更是可信賴的全球夥伴」。
對於兩場座談中,產業界普遍反應,此波美中貿易衝突不僅是關稅變動,更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風險的長期壓力,呼籲政府應提出具體支持策略。江啓臣則坦言,不確定性才是產業最大的殺手,政府有責任在法規、土地、資金與人才政策上提供穩定支撐。
針對產業界提出的關稅壓力、貸款審核嚴苛、工業用地短缺、政策補貼年限過短與利息負擔重等實務挑戰。江啓臣也說,來自第一線的意見除了會向主管機關反應,也會利用這次赴美訪問期間與美方溝通。
江啓臣也提出三大國會層級行動主軸,首先是對美爭取關稅優勢,確保台灣出口產品對美關稅水準低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及印度等;其次是推動戰略分工,呼籲建立台美製造業分工合作機制,爭取在美設立台商專區,並擴大人才教育、能源合作與軍工技術交流;第三是增加轉型誘因,建議政府擴大「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補貼適用年限與內容,納入本次特別預算條例並檢討政府貸款擔保比率與審核門檻。
在對美採購方面,江啟臣指出,國防合作應不僅止於採購,更應朝技術合作、產業投資與在地產業分工發展,強調希望爭取的不只是市場,而是制度、人才與技術的互惠。且美國在台協會(AIT)亦於昨在臉書發文,公開表達「歡迎由江副院長所帶領的跨黨派立法院代表團訪問美國,持續推動美臺合作,讓雙邊更加安全、安穩與繁榮。」
江啟臣認為,自己長年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任職,與美方互動頻繁、溝通順暢,此次因應關稅議題對國內產業帶來的衝擊,他也主動透過各種方式與管道與美方溝通,將民意如實傳達、共同討論交換意見,相信台美是彼此最堅實的夥伴,一定能找到互利共榮之道。
此外江啟臣也表示,近來已有美國州政府及教育、經貿機構、台商等,表達對台美人才培育、能源互惠與產業誘因設計等領域的合作興趣,並點出台灣製造的強項在於完整供應鏈與高效率分工,這是其他國家難以複製的優勢,也是與美方對話時要展現的底氣與誠意。
在土地政策方面,江啟臣支持「只租不賣」的工業用地政策,認為應透過租稅彈性與土地規劃,協助製造業根留台灣,認為政府應以具體誘因及配套機制,打造企業願意留下、也留得下的環境。
最後江啟臣也表示,國會外交的角色,是將企業界的聲音帶進國際決策現場,在訪美期間,會繼續秉持穩健、理性、務實的態度,爭取台灣製造的國際生存空間,「讓『MIT』不只是品質保證,更是可信賴的全球夥伴」。
相關新聞
美國關稅戰一定會做產業後盾!賴清德喊:打造綠色台灣品牌
美國關稅壓力太可怕!中市餐廳生意少3成 安親班6成家長未繳費
政院關稅4100億哪裡來?黃國昌揪數字驚人巧合:把人民當笨蛋
最新政治新聞
-
-
獨家/凌晨4點交辦書記官工作出槌 錯寄判決書草稿法官遭送議處
(7 小時前) -
藍營426上凱道「倒賴」 黨前副秘書長:沒有20萬人就只是嘴砲
(8 小時前) -
台史簽防治資訊操弄瞭解備忘錄 展開勞務合作討論
(9 小時前) -
陳佩琪勤練英文 要向世界發聲:柯文哲如何遭兇殘政府迫害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