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吳崑玉/大罷免中欣見公民社會的成形

立委大罷免全台延燒。資料照。(圖/記者葉政勳攝)
[NOWnews今日新聞] 這幾天實在發生太多事,族繁不及備載。全台死人連署繼續偵辦,國民黨宜蘭、新北黨部接連出事,基隆連民政局長都被聲押,因為涉嫌洩漏個資去罷免民進黨市議員。國民黨朱主席下令推動民進黨立委大罷免及罷免總統賴清德,各級公職劃扣打算KPI。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則要求各級公職全力協助大罷免,35個國民黨立委通通要過二階,大罷免與反罷免進入全面撕咬的「狗鬥」模式。此外,花蓮縣政府的幾個高官,藉勢藉端向廠商強徵礦石稅,法院判輸了照樣不還錢,還拿空污許可恐嚇業者要求撤告,「不要因小失大」,司法之劍指向小傅本人。二階罷免即將收尾,預計有20~25個國民黨立委會過關,蔣公子的倒閣提議則迅速消音。接下來的半年,全台灣將在罷免投票與補選中度過,藍綠雙方都視此局為生死之戰,狗鬥模式必然愈演愈烈,這一年注定將無法平靜,國際局勢也益發險惡,國內外都在逼迫每個人選邊站隊,沒有退路與逃避的空間,社會氣氛透著許多無奈與悲涼。
對,主要氛圍並不是戰志昂揚,而是無奈與悲涼。對罷免團體志工來說,這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即將到來的勝利讓人興奮,覺得希望無限,但那是體內的腎上腺素在作用。藍白陣營政客與群眾則揉和了憤怒、失望、與逼到死角的反擊情緒,那是種會讓人犯憂鬱甚至轉成躁鬱的情緒。他們無法理解,我們不是有60%民意支持嗎?現在怎麼會被逼到如此境地?是司法迫害,是行政動員,是執政者獨裁壓制,不准我們抄名冊,才逼得我們如此窘迫。他們覺得綠營一定也是抄名冊,只不過司法檢調不辦綠的,要不怎麼40%的人可以燒出這麼大的遍地烽火?藍白60%卻離二階過關遙遙無期?這不公平,這是迫害,這是獨裁,但卻沒招可使,無力抵抗,連原本最穩的先鋒小傅大將軍都身陷重圍,可能要入祀忠烈祠了。加上咱們還有個昏庸無能的朱隊長,老是在和戰之間拿不定主意,老是慢半拍,急了又搭錯車,求援黃國昌?罷免賴清德?就算不是請鬼拿藥單,也鐵是求符水續命。那個虛啊!上個街頭還要全國動員。那個悶啊!毫無組織又無處發洩,單兵挑釁沒有成功機率啊!在家砸電視,網上爆粗口,那聲波只在四面牆中迴音繞樑,根本出不去啊!
但對大多數對政治不那麼關心的人來說,這一切的焦慮、衝突、新聞、政治攻防,著實令人厭煩。他們會氣憤藍白立委毀憲亂政,亂砍預算癱瘓政府,但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不論贊成或反對罷免。他們可能會去投罷免票,有補選也會出門,但這一年實在亂得可以,亂到他們不想看也不想聽,因為看多聽多,只會讓他們覺得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從而喪失信心與希望。畢竟,不論大罷免的正反雙方,打的都是負面宣傳,有誰告訴我們罷掉這些人,我們可以換得什麼希望?什麼好處?拉斯威爾(Lasswell)說一組成功的政治宣傳,要同時包括「厭惡、喜歡、恐懼、希望」,但現在的新聞和網路一打開,都只見到各方在販賣厭惡與恐懼,連希望都賣不出來,遑論喜歡。
其實,如果你買個麵包加罐可樂,靜靜坐在罷免團體的攤位或連署站附近,觀察他們一個下午,你便會看到希望,感染到那股熱情。你會看到一群年輕人,賣力的向路人宣講,貼心的說明與協助民眾填寫連署書,看起來沒什麼大人在指揮或下命令,卻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閒著的人會自動去協助忙不過來的人,遇到問題會好幾顆頭湊在一起商量對策,一商定就有人跑步去加印連署書,或到處去找資源。見到有人來餵食或贊助,那種鞠躬與道謝的真誠,見不到那種官方或黨工的僚氣。就像走進便利商店,會驚訝於店員的手腳之俐落,與其多工和多功能作業能力,甚至會看到他們記得常客的電話而露出的得意笑容。你會想,如果我開個公司,有便利商店店員資歷的員工一定優先錄用,罷團義工也是如此。
如果參與得深一點,你還會更驚訝。這些義工並非閒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專業與工作,有自己的收入,不是什麼失業者或富二代,很多人都是在家接案的自由工作者,即所謂的「阿魯」。他們之間是平等的,各個罷團通常「無大台」,各有專長還能互相協作,凡事互相,凡事商量,決定後一起行動。除了少數地區,基本上看不到什麼爭權奪利,因為根本沒有權和利可奪可搶。罷團的組織方式很像學校社團,他們是易經乾卦的那種「見群龍無首,吉」的群龍無首,因為大家都是龍,不是中指芯那種無頭蒼蠅式的群蠅無首。最重要的,他們還能做出成績,而且做出的成績遠勝於政黨組織,包括藍綠白政黨,那種農會賣水果禮盒式的分配扣打,算KPI的運作方式。罷團是徹底的「目標管理」實踐者,一群原本不認識的人,卻一戰成為可以背靠背的,相互信任的好戰友,鐵哥們。洛克菲勒說,找好朋友一起來做事業,人人都會;但因為一起做事業變成好朋友,寥寥無幾。但在大罷免這個事業中,許多人都找到了好戰友,因為他們找到了最珍貴的「信任」。
這種信任與協作精神,正是整個「公民社會」得以成形的關鍵要素。公民社會的組成方式,不是由上而下的打樁、箍筋、灌漿,而是由下而上的,像樂高積木那樣,一塊一塊堆起來,而且每塊之間還有共同規格凸點與凹點的連結,能夠完成的作品可能遠超偉大建築師們的想像。這種組織方式其實在洪仲丘案,在太陽花運動中,都已經實現過,而且做出來的成果,遠超專家們的想像。所謂成果,不是打倒誰的那種政治成果,而是線上排班系統,網路募集系統,地圖聚集群眾,大批群眾安置與安全通道規劃等子系統,都讓所謂專家們驚豔。很可惜的是,十年前這些運動的成果,多數都沒有被留下來,也未得到官方的重視,因為其政治成果被少數明星與政黨收割。賴總統宣示要搞「韌性社會」,其實韌性社會的基礎早已存在於台灣公民社會,韌性社會委員會的長官們,真的該下來親身參與罷團運作,理解其運作原理,以利後續推動。因為這是台灣公民社會土壤中,自己長出來的東西,遠比官僚體系那些學者專家,一拍腦門的決定,更接地氣,且更能獲得共鳴。
誰說大罷免只是政黨惡鬥,讓人看不見希望?從青鳥到罷團們的協力,就讓人看到台灣公民社會真正的希望。不但團體內相互支援,跨區罷團還能相互支援,已達標的現在就在前往未達標地區支援的路上,這不就是「韌性社會」最需要的相互支援肌理?有了希望,獲得成功,從此你就會喜歡上他,愛上他,再也離不開他。
最不想看到罷團成功的還不只是那些被罷掉的失敗者,而是滿腦子控制、命令,老想著靠幾招餿主意、騷操作就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小人們,與靠這些手段上位的獨裁者。藍綠白政黨與政治人物們最好認清,當整個公民社會找到了組織方式與成功的運作方式,政黨就不再能靠權力、金錢、與奸計操控社會,沒有一個政黨可以逆著民意風向而行。公民社會的運轉,會像「雁行理論」描述的那樣,每個人每個團體,都靠著前方拍打翅膀所生出的氣流前進,為首的那隻大雁累了,就落到後面休息,換其他的大雁來領隊。眾人會朝一個方向前進,但不是每個人階級分明的各安其位。
意外嗎?不意外。公民社會早已在太陽花時期便已現出芻形,只不過晚了十年,現在才長成他應該有的樣子。那些只會分扣打、下KPI的長官們,可以退位了,你們才是台灣公民社會的側翼,或說現在是側翼比你們這些小鳥胃要強壯得多,你們只知不斷覓食,但側翼才能飛翔。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邱師儀/川普旋風開始褪色?
名家論壇》徐佳馨/房屋稅之亂亂到何時?
名家論壇》單厚之/426提振藍營士氣 決勝仍在中間選民
最新政治新聞
-
-
台中忠明南路改善完工 中央補助1.16億提升通行安全
(37 分鐘前) -
蔡其昌要求改善台中機場動線 交通部允協調
(38 分鐘前) -
咖啡店奶茶下藥企圖性侵 二審判賠34萬
(42 分鐘前) -
偷車國道狂飆 警關西服務區圍捕逮24歲男
(4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