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4° )
氣象
2025-05-08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徐佳馨/台幣猛升成房市救世主?

名家論壇》徐佳馨/台幣猛升成房市救世主?
近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幅度之大著實罕見,隨即引發各界對資本市場與出口競爭力的擔憂。(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幅度之大著實罕見,隨即引發各界對資本市場與出口競爭力的擔憂,更有甚者,認為當前情勢如同一九八五年美國對日本主導的「廣場協議」,大筆熱錢可能帶來資金氾濫、房價暴漲,有些同業先進腦子轉得很快,立馬把廣告詞變成「熱錢搶進,快買不動產抗通膨」。

熱錢會轉進資產,房價會暴漲?事實真是如此嗎?

持這個論述者,多數是用「廣場協議」的發展作為立論基礎。當初日本政府為了抵銷匯率變動所帶來的衝擊,採取貨幣寬鬆策略,導致資金氾濫、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化,終至泡沫破滅,可是如果以台灣目前的現狀,因熱錢流入轉入資產,釀成資產膨脹,進而出現泡沫化疑慮,恐怕並非如此。原因有三:

其一,是央行早在去年九月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時,就已經對不動產的放款採取極端保守的態度,縱使當初本意並非如此,卻與一九八七當時的台灣中央銀行與行政部門採取未大幅調降利率、限制房地產貸款用途、加強信貸管理以及引資至海外等措施頗有相似之處,當時的確緩解國內資金壓力與投機性資產膨脹,讓台灣成功避免禿鷹襲擊。時至今日,相信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時不大可能遇見現在的危機,卻因為去槓桿意外避免日後熱錢所帶來的風險。

其二,預售屋受平均地權條例限制無法移轉。將預售屋視為房地產中的期貨,在過去預售屋的超高槓桿、快速流動的特性足以讓熱錢先賺一波,平均地權條例限制下,購買預售屋等於資金套上三五年,不符合效益,無疑降低投機者意願,也等於擋下暴漲的可能。

其三,是市場價格已到高點,降價已成全民共識,只是時間早晚,加上未來兩到三年間將有大量預售交屋、寬限期到期的案件釋出,在預期心理下,投機者寧可到其他周轉性好的金融商品轉轉,房地產就沒有那麼香了。

不正常的政策卻意外成為防火牆,想來也是當初主政者沒想到的結果,可是福是禍,未來也沒人說得準。

升值究竟是不是房產救世主,在想像熱錢流進房產,帶來一波大行情之前,先想想當美國大哥準備回流製造業,台幣升值問題絕非一朝一夕的短期話題,更是對台灣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長期挑戰。在這勢頭之下,產業順利提升、轉型當然能另起台灣一波新行情,房產自然能被帶動,要是轉得不好,那麼不要說房產,其他產業也無一倖免,經濟大蕭條,人民開始過苦日子,那就不是三年五載可以回得來的。

這段時間以來,有不少輿論都以2021年台幣兌美元27元的時空背景做比對,卻忘記了在那時有著全球印鈔、AI剛剛興起所帶來的科技榮景,放在房地產市場上,中南部房價初升段、銀行相對寬鬆的資金與超低利環境,都與現在大不相同。與其去想著在現在這時間點「危機入市」,或許更該思考的是如何明哲保身,留下更多資本去面對接下來可能遇到的驚嚇。

當許多人言之鑿鑿說著日本當年在廣場協議後所造成的「失落三十年」,卻忽略了當時同為苦主的西德,在同時面對歐盟統一市場等政經挑戰下,最終由大政府負責調控經濟與外貿,並嚴控投機炒房,讓熱錢無縫可鑽,最終成功走出一條生路。

以古鑑今,有為者亦若是,台灣加油。

●作者:徐佳馨/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徐佳馨/房屋稅之亂亂到何時?


名家論壇》賈程年/智輝失言、金龍結巴,專業早已淪陷


名家論壇》吳崑玉/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的時候 選民們會幫你知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