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8° )
氣象
2025-06-17 | 今日新聞

申請入學放榜!政治系缺額多 專家分析

申請入學放榜!政治系缺額多 專家分析
政治系教授表示,政治系訓練學生的思考力、論述力、溝通力,這些能力適用於各行各業。(圖/記者朱永強攝)

[NOWnews今日新聞] 114學年升大學申請入學日前公布分發結果,根據甄選會統計,今年申請入學招生整體名額使用率達到83.88%,共留下8196個缺額。其中,台大共173個缺額,以政治系缺額22個最多,且有一半缺額,屬於文法商管科系。《NOWnews今日新聞》曾製作過「輕文重理」系列專題,探討教育界此現象。「念政治系出來是要從政?」這是政治系畢業生很常被問到的問題,《NOWnews今日新聞》 日前採訪政大政治系主任、東海政治系教授,帶讀者了解政治系畢業生出路、政治系不如外界誤解,事實上可從事的工作包羅萬象,就讀政治系學的是分析問題、解釋現象、說服他人,這些都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專業力。

台大政治系缺額最多

針對台大在申請入學管道的招生缺額情況,台大註冊組主任李宏森表示,台大在申請入學提供1803個名額,最終錄取1630人,招生缺額173個,比去年少5個。

李宏森說,台大招生缺額最多的科系是政治系,缺額共22個,分別為政治理論組與公共行政組各11個,國際關係組無缺額。其餘缺額較多的科系,包含社工系缺額10個,哲學系9個,法律系法學組也缺額5個,工商管理學系缺額8個。

不過,他也強調,台大政治系跟法律系開放考生同時報考系內3個組別,所以想讀政治系或法律系的考生,通常3個組別都會報名,會有「系內互打」現象,因此才有招生缺額。

此外,近年學術界「重理工輕人文」現象明顯,李宏森也分析,台大申請入學的173個缺額當中,文法商管科系佔一半缺額,理工與醫農各佔1/4,確實有文法商管科系缺額較多的情況,甚至有一名考生同時錄取醫學系跟電機系,最終選擇讀電機系。

政治系只能選舉是誤解?薪資沒外界想像低

東海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表示,理工科的起薪中位數比起社會組會確實較高, 但差距多少是因人而異,沒絕對標準。他舉例,東海政治系針對政治系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薪資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畢業生在工作10年後的中位數月薪可達7萬元,且有部分畢業生月薪甚至可達20萬至50萬,調查涵蓋了政治系、國際關係、公共行政等多個領域,顯示出這些科系的畢業生在職場上多元發展的潛力。

「現在連國立大學都不能保障未來工作,應以孩子性向為最優先考量。」邱師儀說,儘管社會普遍認為文組畢業生薪資較低,但隨著時代變遷,政治系畢業生在各行各業中均有良好表現,且不再局限於從政。他呼籲,家長與孩子,「讀什麼科系都沒關係,但是要開心,如果開心才能賺錢;如果不開心,就賺不了錢,即使讀醫學系也賺不了什麼錢」。他認為,家長不需過於擔心薪資,因現今社會大學科系與職業已沒有絕對相關性。

政大政治系主任蘇彥斌表示,許多家長認為,選擇理工科系的學生未來薪水會更高,這導致了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但其實這種觀念並不完全反映學生的實際選擇,因為許多學生在選擇科系時,仍然會考慮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畢業出路廣 國考、公職、民調公司、從商包羅萬象

邱師儀細數,以東海政治畢業生為例,畢業學生有當老師、記者、民間公司大數據專員等,政治系領域所學涵蓋包括,政治系公行系、國際關係系、公共事務學系、政治法律系等,其中很多都是國考考科,政治學可以考調查局、國安局等,也會學到公共政策學、行政程序法等,「但我個人沒那麼推國考,現在薪水都不高,國考缺考率很高,很多政治系畢業生考警察,但是離職率很高」。

蘇彥斌進一步分析,「國考、公職、民調,政治系學生的三大出路」,大致可以將政治系畢業生的發展方向分成三類,第一類從政,部分學生確實選擇進入政界,但這條路競爭激烈,通常需要累積足夠的人脈與經驗。真正能夠進入政壇的人,多數是長期經營政治工作,或者本身擁有家族背景(所謂的「政治世家」)。

第二類考取公職,許多學生會選擇報考公務人員考試,進入政府部門。雖然政治系可以幫助提升應試能力,但並沒有直接對應某個特定的公職類別。相比之下,外交系與公共行政學系的學生在公務體系內可能更有優勢。第三類是,進入民調與研究產業,像是政大政治系與選舉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合作,因此「我們許多畢業生進入民調公司,從事數據分析、選舉研究等相關工作」,目前台灣的許多民調機構,都有來自政治系的校友,這條職涯道路相對明確。

蘇彥斌表示,不只是政治實務工作,事實上,大約一半的政治系畢業生進入商業領域發展,他們可能會從事行銷、業務、創業等工作,政治系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的溝通、分析、論述能力,對企業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例如,許多企業需要懂得輿論分析、政策評估的人才,這時政治系的訓練就能發揮作用。」此外,也有學生選擇跨領域發展,例如轉考法律、司法等專業考試,甚至進入媒體產業、智庫機構,擔任新聞評論員或政策分析師。

政治實務工作薪資不高 全憑熱情、使命感

蘇彥斌坦言,政治幕僚的薪資確實不高,工作時間也相當不固定,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在政治圈裡,選民隨時可能有問題需要解決,而新人往往是第一線處理的人,接電話、跑腿、處理緊急事件,這些都是幕僚的日常,但真正願意投入政治幕僚工作的人,通常不是為了薪水,而是因為一股熱情。」他認為,這股熱情可能來自於公共服務的使命感、對特定政治人物的認同,甚至只是希望先進入政治圈探索未來的可能性。總而言之,這不是一個適合「為了賺錢」而選擇的職業,而是需要強烈興趣與使命感的工作。

蘇彥斌表示,許多人誤以為政治系的出路狹窄,但事實上,政治系畢業生可以在多個領域發揮影響力,包括公職、商業、媒體、科技產業等。未來的職場競爭不只是比專業,而是比「學習能力」、「適應力」和「人際關係」,政治系的學生不只學知識,更學會分析問題、解釋現象、說服他人,這些都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力。

政治系專業各行各業都適用 獨特優勢「人脈資源」

「政治系提供的並不是一條單一職業路徑,而是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蘇彥斌提到,政治系有個獨特優勢,那就是「人脈資源」。許多畢業生未來可能會進入政界或政府機構,這些人脈對於從事商業、媒體、公關等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不論在什麼行業,能夠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政治系從來不是一個只有『從政』這條路的學科,政治系訓練學生的思考力、論述力、溝通力,這些能力在任何行業都適用」蘇彥斌認為,未來的職場競爭不只是比專業,更是比「學習能力」、「適應力」和「人際關係」,政治系能帶給學生的,是一套完整的思考架構,讓學生在任何領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政治系價值不只從政 是影響社會

「政治系的價值不只是從政,而是影響社會」。蘇彥斌直言,很多人認為,讀政治系就一定要從政,但這個想法其實太過狹隘,政治系的價值不只是讓學生理解政治,更重要的是培養分析能力、論述能力、溝通能力,這些能力在各種職業中都能發揮作用。「政治學本質上是一門關心社會的學科,無論學生畢業後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他們都能透過自己的知識與專業,影響社會的發展」,他認為,只要學生願意主動學習、勇於嘗試,不論是從政、公職、商業或其他領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政治不只是打架,而是關乎每個人的生活」。蘇彥斌坦言,近幾年媒體有時過度渲染政治的負面形象,例如政黨惡鬥、立法院衝突等,讓大家覺得政治就是「骯髒」的。可是事實上,政治的核心是權力與資源的分配,這不只存在於政府決策,也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舉例來說,家庭中父母如何分配家用?情侶之間如何決定未來規劃?甚至在工作場域,資源如何分配?這些問題本質上都與政治有關」。



相關新聞


又有學霸出包?準台大醫學生遭控「科展抄襲」台大回應了


台大申請入學173缺額 4大熱門科系全招滿、「這個系」缺額最多


整理包/大學申請入學放榜了 這些重點一次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