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賈程年/大罷免會讓藍消綠長嗎?

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民進黨黨團砲轟舉債發現金、債留下一代。(圖/記者葉政勳攝)
[NOWnews今日新聞] 726罷免投票下周六投票,這個持續有半年以上的政治活動即將進入最高潮,挺罷跟反罷雙方都把雙方聲勢拉到最高,激化彼此的支持者出來投票。有激化當然會有衝突,從過往可能只是零星的口角,到現在出現吐口水、比中指,甚至搶奪麥克風、拿傘攻擊,諸多的現象顯示雙方情緒都高漲。而大緊繃後的大釋放,讓藍綠在大罷免後各自面臨不同的挑戰。
台灣政治正在進行前所未見的大罷免,之前的罷免都只集中在單一縣市或單一政治人物,議員有黃捷、王浩宇,立委則從最早的蔡正元、到黃國昌,再到林昶佐、陳柏惟,至於縣市長則是韓國瑜跟謝國樑。其中韓國瑜、陳柏惟跟王浩宇的罷免通過,其他都被否決。
單一罷免的行為讓政黨有較為充足的資源跟能量來面對,而罷免的特性是沒有對手,它訴求的是對被罷免人的不滿與仇恨,以至於罷免方可以想盡辦法的來攻擊、指責被罷免的對象,而被罷免的一方則較難找到回擊的著力點。所以單一性罷免比較像是政黨刻意要罷掉某一個人,例如之前的韓國瑜跟謝國樑。
然而,這次全面性的大罷免則不一樣。民進黨刻意與公民團體保持距離,用公民力量方式來包裝大罷免,初期採取的都是所謂的街頭連署或宣講,企圖以下而上的方式來帶動氣氛,而罷免的區域集中在中北部及都會區,尤其是靠議題或空戰成名的藍委,成為罷團首要目標,當然也是看準了他們缺少地方組織的盤勢。
罷免走到現在,原本罷團提出的罷團理由早已模糊,尤其在民進黨下達動員令後,整個罷免已經從公民自決變成了政黨肅清,以民進黨現有的資源及手握國家機器,國民黨基本上很難抗衡;而當初提出的藍白亂政理由,也因為陸配事件加上漢光演習,導向了反共護台。坦白講,這早就偏離了罷團的理由,控制權早被綠營拿回。
所以說這次罷免的結果,責任當然在於政黨。如果罷免結果超出預期,那國民黨可能面臨丟掉國會最大在野黨的角色,加上國會席次變化,民進黨可能會發起院長改選,之後國會生態丕變,到時候支持者要追究的不只是黨主席的責任,更會連之前死亡連署的責任也要一起算。國民黨勢必面臨大規模的重新盤整。
726後,朱立倫所帶領的國民黨馬上會面臨黨內路線紛爭,朱是否會提前跛腳,抑或是提前宣布不連任,都將視726結果而定。而在黨主席改選之前,還有823的核四公投及第二波罷免投票,朱立倫能否繼續帶領黨內公職拚戰,猶有變數。
不管是否如綠營評估能罷掉幾席,那怕只要掉了關鍵一席,朱立倫就很難面對黨內千夫所指。以目前國民黨內的氣氛來看,只要726結果不佳,勢必會有人跳出來開第一槍,要求朱立倫負責。此時,幾位藍營縣市長的態度就會非常關鍵,更重要的是,面對國會的席次變革,韓國瑜的想法與意見,恐怕才是最後拍板。
對綠營來說,大罷免只有加分沒有扣分。不管結果如何,立委只會多不會少,而從過去這大半年來看,藍白陣營在立法院的攻防,等於是做了白工,立院覆議、大法官釋憲、不執行、不編預算、不送報告,這些手段不會因為大罷免結束而停歇,而以賴清德的個性也不可能就此罷休,願意與在野黨溝通。
或許,大罷免的結果會讓國內政治局勢稍有緩和,但態勢不會變。但如果罷免結果是不如民進黨的預期,那或許有可能讓民進黨內部產生些微質變,畢竟黨內對於賴總統兼主席的強勢作為,都頗有微詞,剛好順著結果讓一些不滿的聲音跳出來,也不是件壞事。
大罷免讓人看到各政黨的能耐與路數,也讓人知道原來不滿立院多數就可以提罷免,但這就是制度。
總歸一句話,藍綠各有盤算,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公民團體是真公民還假公民?罷免理由是真公平還是假公平?民進黨沒介入是真說謊還是假說謊?罷免立委是真必要還是假必要?726就會知道,所以收到投票通知單的人就去投下這一票吧,見證這有史以來最大的罷免潮。
●作者:賈程年/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吳崑玉/葉元之應該重修的七堂管理課
名家論壇》單厚之/全民普發一萬為何政院不覆議?
名家論壇》黎榮章/丹娜絲侵台 縣市首長的「颱風政治學」表現?
最新政治新聞
-
-
違反權力分立!志願役加薪、警消退休加給案 政院提釋憲與暫時處分
(5 小時前) -
張惇涵內定政院秘書長 經濟數發部長請辭將異動
(5 小時前) -
郭智輝請辭獲准 卓榮泰感謝為台灣擘劃前衛政策願景
(5 小時前) -
藍白大咖挺羅明才反罷 綠營與罷團催同意票
(5 小時前)